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上午咖啡下午茶,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自到咖啡原產地選購咖啡。很快星巴克的購貨原則便得到眾多咖啡愛好者的熱烈支援和擁護。1972年,星巴克開設第二家分店。與此同時,Jimmy Reynolds加盟星巴克,成為第四位股東。同年,星巴克購進二手烘焙機,開始自行烘焙咖啡,經營模式開始向意式濃縮咖啡館轉換。星巴克從此走上了自行生產咖啡並將其產業化的道路。
不過,星巴克之所以成為國際知名品牌,還應歸功於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1982年,企業家霍華德·舒爾茨加盟星巴克。此前,星巴克只是一家在西雅圖生意比較興隆的普通咖啡館而已,在各地一共只有六家分店。
霍華德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不遺餘力地制定了一套套使星巴克所有一切都商品化的方案並努力使之貫徹下來。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將星巴克所有選單高檔化、多樣化;規定熱飲用橙色或紅色,冷飲用天藍色;把選單放在咖啡廳的各個角落,以便顧客隨手便可拿到;培訓員工,使之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並將其安排在咖啡館的各個角落,以便隨時為顧客解答與咖啡相關的問題。對義大利濃縮咖啡,霍華德尤其傾注了更多心血。其中,拿鐵咖啡備受消費者青睞,有很多人甚至將星巴克稱為“偉大的拿鐵”。
為吸引更多顧客,星巴克每到一個紀念日都會有新產品上市。此外,星巴克還根據顧客的興趣和品位,對產品進行不同包裝,尤其在咖啡包裝袋的設計上,著重體現西雅圖充滿文化和藝術氛圍的城市特點。還將店面基本色調統一為象徵智慧的草綠色,以此激發顧客的消費慾。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韓承煥:咖啡之旅(7)
不僅如此,星巴克還與美國最大的圖書連鎖店鹿諾(Barnes & Noble)合作,在書店的各個角落開設“星巴克咖啡角”,為讀者創造一個文化和咖啡水乳交融的空間,也為星巴克的現有顧客和潛在顧客創造了一個自然而親密的接觸機會。另一方面,星巴克制定戰略,把長遠目光投向包括希爾頓大酒店在內的各大星級大酒店、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客機甚至普通超市。
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成功買下星巴克,成為名副其實的星巴克總裁。截至1992年,星巴克在美國的連鎖店突增到160家。同年,星巴克股票在證券交易市場上市。舒爾茨將股票為星巴克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全都用於拓展連鎖店,使得星巴克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拓展。1994年,在投資者的協助下,連鎖店發展到1300家!接著,星巴克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相繼在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等地開設分店,緊接著又把目標指向中國。
1992年星巴克股票上市後,其股價迄今累計漲幅已達3500%,市值從4億美元增至今年的150億美元,被福布斯雜誌選入“百年發展最快的全球知名品牌”。現在,星巴克在全球的咖啡廳數量接近8000家,相當於1992年的48倍。12年前,星巴克只在美國幾個州有咖啡廳;現在,星巴克的咖啡香味已飄到幾乎每一個州。最多的一個州——加利福尼亞州——開有1400多家。它所倡導的第三生活空間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時麗:我的卡布基諾與情人一起喝咖啡(1)
品味咖啡就像品味人生
黯淡的燈光裡,憂傷和冷漠在交替著徘徊。一杯苦澀的咖啡,一首悲傷的音樂,一切都沉浸在苦的旋渦裡。所有的感觸,所有的心情,全溶化在這杯又苦又濃的咖啡裡,讓這苦澀的感覺滲入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望著這杯棕黑色的液體,想把所有的惆悵煩惱都放進裡面,默默品嚐著它的苦澀和憂傷,讓心靈被這苦的感覺一層層地包圍著,慢慢釋放自己所有的煩惱。
一杯經過歲月提煉出的咖啡,既有苦澀也有它的醇香。人生就像一杯咖啡,有苦也有令人回味的甜蜜。
品味咖啡就像品味人生,耐人尋味的生活只能慢慢去體會。苦只是一個過程,溶解它需要的只是時間。
初春的午後,衝一杯咖啡,倚在窗邊看風兒搖曳的綠樹,心沉靜得沒有一絲波瀾,思想卻延伸得很遠,故人故事如煙如霧漸漸飄遠,只有咖啡幽幽飄香如故。細細品味著咖啡的滋味,那其中的苦,其中的甜,其中的香,其中的酸,竟然也如人生一樣五味俱全。
咖啡,就好像人生,雖然我們可以加入牛奶和方糖,但不管我們怎樣調配與平衡,卻始終帶有那麼一絲苦澀的味道,苦心積慮的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