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吃貨,茶園貴女,草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啊求,只求收藏~~)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八,學堂的工程也停了下來,家家戶戶都忙著過年的準備了。

天還沒亮,蘇雪、蘇雨就和張大娘一家人忙活開了。

今天,兩家要打年糕。

年糕,是南方過年必備的傳統食物,用糯米做成的。不過糯米價高,蘇家兄妹沒有糯米,也沒有買,就打算用米粉蒸。

年糕有黃白兩色的做法,正合了老百姓金玉滿堂的期盼,因此是年節的應節食物。

而且,南方還有這個講究在裡頭:年糕,諧音“年年高升”,莊戶人家雖然不敢奢望做官,只希望福壽雙全,可也寓意著日子一年紅火過一年。

前人有詩云:黃色如金白如銀,福壽雙全年年臨。

張大娘和李寶久把米拖到了磨坊裡,蘇雪也跟著去幫忙了。

李家莊只有一個小磨坊,門前已經等候了不少人了。三人站了約有一個時辰,聽張大娘和各家的媳婦們聊些家長裡短的,時間倒也過的飛快,絲毫不覺得無聊。

磨坊的主人是老李頭的大兒子,李和進一家子。李和進婆娘是劉橋鎮旁邊的孫村鎮的姑娘,長的五官端正,剛嫁過來的時候一朵花似的,陪嫁也豐厚,羨煞了周圍十里八鄉的一眾媳婦們。

倆人有兩個男娃和一個閨女,大兒子就是早夭的那個,結婚的喜床最後給了蘇家兄妹二人。下面還有一個閨女李蓮花,過了年也有十五歲了,已經說好了一戶人家,過了正月就要出嫁的。小兒子李寶德,因為害怕和大兒子一樣養不大,起了個小名,叫石頭,過了年才八歲。

見眾人都等的有些乏了,蓮花和石頭就端出來幾個凳子讓大傢伙坐。

“也不知鎮上的吳家上輩子積了什麼德,能娶到我們李家莊的這支花啊!”就有人打趣蓮花道。

蓮花一下子羞紅了臉,扭身跑屋裡去了,身段妖嬈,是會生養的苗子。

眾人哄一聲笑開了,石頭見姐姐跑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手裡拿著凳子傻站著。

“石頭,過來。”蘇雪就叫他。

石頭看了她一眼,就往蘇雪這邊來了,“我認得你。”

蘇雪瞧著他傻乎乎的樣子,覺得甚是可愛,就從兜裡抓了一把花生給他。這是蘇雨怕她無聊,特意給她裝在棉衣兜的。

“拿著磨牙。”蘇雪道。男孩子長的慢,石頭正是換牙的時候,出牙會有些難過,吃些零嘴是最好的。

石頭也不客氣,直接拿了就往嘴裡塞,然後又跑了,找他姐姐去了。

這時也輪到張大娘磨米了,幾人就抬得抬、拎的拎,把一袋子稻米和一小包糯米背進了磨坊裡頭。

這糯米是張大娘家的,說是也給他們兄妹準備了,二人自是感激。

磨坊裡是小磨,但一來張大娘家沒有什麼親戚要送,自己人口也簡單,二來蘇雪怕年糕不好克化,雖然好吃,卻不打算多做,所以兩家都沒打算做多少,磨的還算快的。

回了家,和水磨的米粉還是一灘水水的,張大娘趕忙招呼所有人動起手來,加了三勺紅糖和大半罐子的白糖,又往裡倒了些芝麻、花生。蘇雪就說,自己的年糕只做純色的,不用那麼多花樣,張大娘才沒往她那裡面倒。

等年糕上了模具蒸熟了之後,李寶久已經去叫了回張家村的張老三回來,他把年糕脫了模具,拿菜刀切了起來。

張三叔切的年糕,刀口齊整,大小一致,很是漂亮。

張大娘家的年糕自是比蘇家的要好,她非要往蘇雪家的缸裡放了許多,說要給他們嚐鮮,兄妹二人這才回了家。

中午,蘇雪做的是鹹菜炒年糕。

把年糕切成小小的方塊,和鹹菜一起炒了,還可以加上切成細條的臘肉調味。蘇雪又往裡面加了蔥蒜,聞著更是誘人。

還沒出鍋,兄妹二人都齊齊吞了口水。

一餐飯倆人都吃的甚是滿足,雖然沒有大魚大肉,可也分外地香甜。

年糕有很多種吃法,烹、炸、煮、炒,樣樣都行。又軟硬適中,除了黏些,實在是老小咸宜的吃食,沒事還可以切成薄片,往灶火上烤了吃,嘎蹦脆地,也別有一番風味。

吃過飯,蘇雪拿了凳子墊在腳下,去拿前幾日醃好了掛在屋簷下的臘肉和鹹魚,其中還有兩條蘇雪特製的燻肉。

其實這些,她都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怎麼樣,只是憑著感覺走的。

她前世吃的燻肉,都是五花的,因此,她特地選了兩條膘肥約一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