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將帥(三),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舞之下士氣大增,拼死向敵陣發起衝擊,一舉突破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蓮塘口天險,為全軍開啟由四會到肇慶的惟一通途。蓮塘口一役,使李宗仁聲名大噪,其英勇善戰聞名兩粵。此後,廣東護國軍改稱為“粵桂第一路邊防軍”,原番號取消。第二次粵桂戰爭結束後,李宗仁所部大都為廣西人,大家不願隨司令黃業興去廣東,便留駐六萬大山。該部後被陳炯明收編,改為“粵桂邊防軍第三路”,李宗仁為該路司令。 1922年6月15日,廣州發生叛軍炮轟總統府事件,身為粵軍總司令的陳炯明叛變革命,與孫中山先生背道而馳,一時,廣西處於無政府狀態,政局混亂不堪,散軍、土匪、惡霸等恣意橫行,各自為政。人槍較多的,自封為“自治軍總司令”,或師長、旅長;裝備不足的,便自稱司令、幫統、營長等,各據一方,魚肉百姓。李宗仁受地方官吏及民眾之邀,率部駐紮玉林五屬,以維持地方安寧。李宗仁部所駐紮的七個縣,人民相對安居樂業,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成為當時廣西僅有的一片淨土。不久,黃紹�率部加入,兩軍合一,使李宗仁實力大為增強,由原來的兩個支隊增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