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部分,極品世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話可不能讓陳伯母聽到。李伯伯年齡跟爸爸差不多,可是比爸爸年老多了,她心疼的不得了,一直怪爸爸欺負他。李伯伯工作非常認真,長期以來,操心費神的,尤其是危機以來,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了,要是有人能替下他的話,大家都希望他退下來,只要不在第一線就行,不過即使你接手,也得過幾年才能退下來。就是爸爸,也會很快退下來的,雖然他看起來還年輕些,但是比別人更急著退下來,要不是這場危機,估計早就退下來了!”
“那誰來接手仙女呢?”下意識的,柳惠風問道,話說出口就有些後悔,因為有些事情是不適合在背後討論的!
“沒事兒,仙女的擔子可不輕啊!和西星一樣,可不是容易接手的,她比西星還要複雜些,旗下公司眾多,大大小小公司一百多家,資產也不少,而且還要考慮長遠規劃,不過,總會有人來承擔的,李氏的人一個也不弱。大哥,工作的事情先等等,先看看哪兒的房子合適,先搬過去住,爸爸媽媽年紀也大了,長期住在這兒對身體不好,家裡有什麼困難,打個招呼就行,咱們別分彼此!”國康轉過話題,仙女的問題比較複雜,說實在話,他沒有這方面的心思,也感到自己的魄力也不夠。
應該來說,柳家還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人家,雖然柳氏地產已經破產了,但是多年的私人積蓄還能夠勉強度日,更由於有了一個好女兒和好女婿,確切的說是有一個好親家,生活還算過得去,退了舊房,租了新房,然後又買了一處不錯的房子,一家人總算安頓下來。
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地產嚴重縮水,價錢成倍的下降,買的新房子花錢也並不多,因為等著賣房子的個人以及地產公司太多了,嚴重的供過於求。即使是西星公司的地產也嚴重縮水,佔據了國內老大的位置,只是經濟狀況比較好,說起來還有幾千億元的儲存資金,當然這是貸款給仙女的那些錢。即使有錢,他在國內也沒有進行比較大的收購活動,只要沒有公司搶購,他也按兵不動。這一是因為地產貶值,二是國內經濟狀況並不樂觀,再者呢仙女花錢花得太兇了,整個公司系統嚴重缺乏資金,他們也不敢冒太大的風險,第四呢就是某些人有意穩定國內的地產局面,並不想過分的一家獨大。西星的這種保守做法,在別人看來卻是對同行的一種高壓姿態,逼迫各大公司紛紛小心以求自保,根本就不敢做出什麼刺激性動作。這也並不是杞人憂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雖然仙女投資了大量資金,儲備資金也已經不多了,為了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更是大規模的貸款,但是仙女的條件太過優越,稍微有一點兒動作,就不是哪一家或者幾家公司能夠吃得消的。
當然,對於西星來說,一分地產也不收購是不可能的,在經濟危機期間,即使是地產還沒有探底的時候,也零零散散的收購了一些地產,只是這些地產遍佈全國各地,往往是一個城市幾幢大樓什麼的,很少有連片成帶的現象。據統計,整個經濟危機期間,他在180個大中城市,收購了200多億元的商業地產,像星星一樣散佈在全國的主要大中城市裡,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也是分散在不同區域,而且並不是每一幢大廈都是增值潛力最好的,如漫天的飛砂,雜亂無章。對於西星的這種無一定物件的收購,各大地產公司並沒有明確的反應,大家都比較忙,也比較緊張,沒多少心思去研究這種沒有威脅的商業活動,有不少地產公司還樂意把這些地產轉讓給西星,一方面擺脫了包袱,另一方面得到了賴以生存的資金。整個國內的地產業保持某種奇怪的平衡,除了一些地產公寓不斷的被銀行“收繳”,基本上沒有什麼新聞發生,從36年初開始的長達三年的時間裡,“地產無戰事”。當然,地產業的平穩,並不是說整個市場都如此平穩,可以這麼說,在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經濟危機中,以印度市場最亂,而以中國市場競爭最激烈;印度市場上頻頻傳出收購事件,而中國市場上則收購也多,商家的生死爭奪也殘酷,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及殘酷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在36年5月份,應該是在7月份之後,中國市場上出現了三國產品進行激烈、有序、殘酷競爭的局面,並且愈演愈烈。說激烈,是因為市場爭奪的異常詭異,各公司手段層出不窮,公司和公司之間,公司集團和集團之間互相展開爭奪,竭力推銷自己的產品,爭取保持自己在市場上的有利地位和領先優勢,竭力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從質量到價位,以至到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援,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比拼,各種優惠政策輪番出**,不斷刺激著下游商家及客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