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送別,紈絝到底,我是鍵盤傳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唐人大多作詩很少作詞,詩講究格式工整,對仗壓韻,而詞要靈活的多,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 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李陶所吟之詞是借用了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鈴?寒蟬悽切》,當然他做了少許的改動。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
上官婉兒與群臣雖然不擅寫詞,但還是識貨的,李陶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金城公主一邊聽,一邊在流淚,在哭泣,已成了淚人兒似的,就連金仙、玉真、華菁菁、娑娜幾人也泣不成聲。
中宗想到金城即將離去,平日與奴奴在湖邊散步的樂事,再也不會有了,竟然嚎聲慟哭起來,弄得群臣不知所措。
上官婉兒出面相勸,卻連自己的淚珠也不斷地往下掉……。
上官婉兒抹了一把眼淚,恨聲道:“能把這許多人都惹哭了,藍田王真是大才!”
好半晌,金城公主才哽咽道:“陶哥兒,姐姐記住你這份情了!”
李陶也被眾人的情緒感染了,他點頭道:“奴奴阿姐,我知道吐蕃距長安萬水千山,但陶兒向阿姐保證,終有一天陶兒會去邏些看望阿姐的,你信嗎?”
金城公主喜極而泣:“阿姐信,阿姐等著陶哥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一首《送別》從李陶口中娓娓唱來,讓眾人耳目一新,都聽得痴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