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創造歷史·奧巴馬傳,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如說是在耐心等待。基督教徒做事講究一個“預示(Sign)”,奧巴馬在等什麼預示呢?

奧巴馬並沒有消極等待,他的競選團隊正在以參選的目標悄然展開“隱形預選”工作。2006年5月25日,奧巴馬給了所有人一個預示:他成功地將兩位著名的競選專家——阿尼塔?鄧恩(Anita

Dunn)和明楊?穆爾(Minyon

Moore)攬入帳中。這一事件彷彿奧巴馬的探測氣球一樣進入了媒體和民眾的視野,大家覺得奧巴馬可能要玩真的了,因為他招募的這兩個人似乎都是奔著預選而去的。

阿尼塔?鄧恩2000年曾任前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比爾?布拉德利(Bill

Bradley)總統競選高階顧問;在加盟奧巴馬競選團隊之前受僱於印第安納州國會參議員伊萬?貝(Evan

Bayh)的競選高階顧問,為貝參議員提供參選建議。進入奧巴馬團隊之後,阿尼塔?鄧恩全權負責奧巴馬的政治行動委員會——希望基金(Hope

Fund)的運作。

明楊?穆爾的競選顧問經歷更加引人矚目,他曾於1988年幫助傑西?傑克遜參加總統競選;克林頓政府時期受聘白宮;2004年約翰?克里競選總統的時候出面負責與少數派選民群體聯絡。作為奧巴馬的免費顧問,明楊?穆爾負責另外一個重要的專案——非裔美國人接觸計劃(African

American Outreach Program)。

雖然奧巴馬的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矢口否認兩位著名競選專家的加盟意味著奧巴馬將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但從後來的事態發展看,2006年5月25日是奧巴馬參加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初表示,奧巴馬的隱形預選工作從此正式開張。

此後,奧巴馬平均每週都會收到300多封見面會邀請。面對媒體和選民關於是否競選總統的提問,他總是予以否認。越是這樣,媒體和選民追得越緊;越是追得緊,關於他的新聞就越多,引來的關注就越多。奧巴馬很好地利用了大眾傳媒的好奇心,每次露面都賺足了眼球,省了不少廣告費。此時他的“希望基金”已經募集到400萬美元,在各個可能的競選對手中處於領先地位。根據當時媒體的估算,2007年1月的前半月有4場預選活動大約會耗掉2500萬美元,1月之前能籌集這筆錢的可能參選者屈指可數:希拉里、克里(後來退出)、愛德華茲(當時僅僅是表達了競選的意願)、弗吉尼亞州州長馬克?華納(Mark

Warner,後來並未參選)、印第安納州參議員伊萬?貝(Evan

Bayn)、前副總統戈爾(戈爾最終並未參選)。這些人裡面,希拉里、克里和愛德華茲都對伊戰投了贊成票,而華納則選擇中立。考慮到當時伊戰在美國人心中的厭惡感,這些人的選舉從一開始就遇上了選民們的消極情緒。如果不算前副總統戈爾,眾多希望一試身手的競選者中只有奧巴馬和威斯康星州國會參議員拉斯?範因戈爾德

(Russ Feingold)在伊戰問題上是“清白的”,而後者幾無實力籌到如此鉅款。

更有趣的是媒體,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奧巴馬身後為他加油鼓勁。面對“奧巴馬太年輕”的指責,媒體把國會山的歷史翻了個遍:“歷史上曾有許多參議員競逐總統寶座,除了1960年約翰?肯尼迪勝出之外,其他都以失敗告終。似乎有這麼一條定律:在國會山呆得越久越招選民記恨。相比之下,年輕(未受政壇瘴氣毒害)不能不說是一個優勢。”它們還把現任總統小布什抓成了典型,“小布什當選總統的時候不過只有六年的政治經驗,六年,在其他大多數州州長那裡簡直只能算是個‘起步價’,但這並沒有妨礙小布什當選。”反正一時間眾多媒體大聲疾呼,年齡不是問題!

三、撥雲見日:我為一個更完美的聯邦而來(3)

也有一些媒體表示了反對,或是透過相反的聲音對奧巴馬參選表示了“擔憂”。

首先,“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才47歲,任參議員不過4年,從政時間不到10年。急個啥?就算民主黨人獲得了2008年大選的勝利,2012年再連選連任一屆,2016年奧巴馬也不過50多歲,到時候再競選還算是個少壯派總統嘛。”的確,“跳得太快”很有可能毀了奧巴馬這棵好苗子。要是他競選2008年總統,但是最後啥都沒撈著,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