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3章 衣冠萬國仰垂衣,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了藩王死守邊疆,韃子的威脅就大了,永樂年間,成祖還有足夠的能力和才智數徵漠北,但從仁宗後,從各方面而言,都遜於tai祖和成祖,除了宣德三年皇上曾巡邊一次外,都不曾有過大的舉動,加上這些年戰事不斷,邊防更是陷於全面防禦和退縮,才造成了韃子的一日一日強過一日?扣邊是遲早的事情?但要說韃子就能奪了大明,那也不盡然,不說我大明開國已七十年,人心思定,單說韃子早已不是昔日成吉思汗時的韃子,經過中原將近兩百年的薰陶,其中許多人早就喪失了作為韃子的彪悍,他們嚮往的不再是昔日塞外牧馬放羊,而是中原的紙醉金迷,說到底他們扣邊並非是為了奪回故土,而是為了想要獲得他們心中理想的生活罷了?”
楊崢本默默的聽著,待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眼前微微閃了閃,盯著王振道:“公公此話怎講?”
王振本擔心自己的一番嘮叨,引得對方不滿,卻不想人家非但聽得極為認真,還是出言詢問,顯得十分高興,忙道:“我朝以蒙古韃子為第一心腹大患,從洪武爺的時候開始,朝廷嚴厲封鎖長城各關口,禁止農業區的一切生產、生活物資出長城,也禁止牧區的一切牧畜及畜產品進長城,並制定了很嚴格的制度,如有違者,輕者充軍,重者殺頭。這樣的禁令一直延續到了今日,咱大明沒了牛羊,大可不必吃牛肉,羊肉便是了,可韃子卻不同了,他們是是單一的遊牧民族,非常需要中原的糧食、綢布、鐵鍋、藥材、茶葉等商品。但蒙明處於敵對狀態,朝廷對蒙古採取防範態度,限制中原的商品流入蒙境。這樣,韃子所產的牛羊及畜產品就難以流入中原,即便有時進行貿易也是朝貢式貿易,遠遠不能滿足蒙古對中原物資的需要。正常的貿易無法進行,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蒙古方面不斷騷擾,不斷寇邊搶掠了?”
楊崢對王振的這一番話十分贊同,蒙古單一的遊牧經濟決定了其迫切需要中原的物資,而獲取中原的物資無非是兩種手段,即和平手段和戰爭手段。但靠戰爭掠奪的方式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蒙古內部資源匱乏的狀況,還會給蒙古帶來大量的損失。而明朝對蒙古的經濟封鎖,以及燒荒、搗巢等手段也令蒙古畏懼,可生活的迫切讓他們挺而走險,《俺答封貢》記載:初,小王子有三子:長阿爾倫,次阿著,次滿官嗔。阿爾倫既死,二子皆幼,阿著稱小王子。未幾死,眾立阿爾倫子卜赤。而阿著子二:曰吉囊,曰俺答,強甚。小王子雖稱君長,不相統攝也。吉囊分地河套,當關中,地肥繞。俺答分開原、上都,最貧,以故最喜為寇。
由此,可得出經濟問題是俺答汗積極求貢的根本原因了,後來隆慶議和,北部邊疆各民族卻友好相處,“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裡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明朝北方形勢的安定和這種和平友好關係的建立,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清人魏源曾對此作過較為公允的評論:“高拱、張居正、王崇古,張弛駕馭,因勢推移,不獨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為本朝開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賜”,這一番議論十分到位,大漠與中原可謂是兩個極端,韃子需要大明的糧食、綢布、鐵鍋、藥材、茶葉等商品來維持更好的生活,而大明卻一直將韃子視為頭號心腹大患,對糧食、綢布、鐵鍋、藥材、茶葉等商品加以限制,迫使韃子不得不為了生活不斷的侵擾大明邊界,如王振所說,每年的秋天,韃子來犯並非為了恢復什麼故土,而是為了過好日子罷了?”
王振沒有停下的意思,繼續說道:“韃子要過好日子才年復一年的來侵犯,可咱們大明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來搶未必就能搶得去,沒準兒還丟了性命,所以越來越多的韃子則希望透過戰事,讓朝廷屈服,好換取他們更好的利益吧,所以對付韃子,未必需要武力,只要效仿西洋諸國罷黜朝貢,興貿易,咱家相信來扣邊的韃子必會大大減小了!”
“這個是當然了,有買賣做,誰願意提著腦袋來打仗呢?”楊崢心頭那點疑惑,經王振這麼一說,徹底解開了。
王振嘿嘿笑道:“可不是這個理兒,只可惜,這麼簡單的道理,那些狀元郎卻沒人明白的,楊大人你說說他們的那些聖人的書本是不是白讀了?”
楊崢哈哈一笑道:“可不是白讀了麼?”。
兩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得便了宮門前,王振將腰間的腰牌送了過去,便與楊崢直入東暖閣了。
暖閣裡,因有這一件大事,原本去下達命令的楊士奇也不得不重新坐了回來,等待皇帝進一步的部署,聽得腳步聲,不僅是三位大學士,就是皇帝也忍不住伸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