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291章:除卻巫山不是雲,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韃靼西受瓦剌部的威脅,東受兀良哈三衛的壓力,不得不南遷至明宣府以西的大同、寧夏、甘肅邊外一帶駐牧,並零零星星地寇擾明邊,搶奪武器糧食。

又三年,實力日益強大的瓦刺,開始主動出擊,雙方與宣德六年初,在蒙古境內進行大戰,阿魯臺敗北,所部2000人馬駐牧於集寧海子西北岸,其統治已經陷於癱瘓狀態。

僅一年,來不及得到休整的韃靼部,便受到福餘等三衛的攻擊,雙方展開大戰,福餘等三衛,被阿魯臺所敗;同年冬,阿魯臺率眾東行,鼓勇進攻三衛,站住了腳根。

今年三月,阿魯臺使臣自遼東入貢,一反多年中自大同、宣府入境的慣例,此舉引起邊疆將士的警覺,上奏朝廷,明宣宗對此十分重視,做出了不少部署,好在阿魯臺其部下人窮馬困無衣無褐,降明者接踵而至,阿魯臺所部已是日薄西山,無力繼續控制局面了,這讓朝廷鬆了一口氣。

但韃靼人帶來的訊息,卻讓朝廷剛剛放下的心思,重新提了起來,隨著瓦刺的強大,脫歡父子已有了與明朝對抗的實力,開始謀劃侵奪韃靼一舉統一蒙古。這訊息無疑是給了明朝一個響亮的耳光,對於這個老敵人的實力,明朝任何一個人都不敢有絲毫的輕視,一旦蒙古統一以蒙古好戰的性子,勢必會引起更大的戰事。

這事兒邊疆將士不敢怠慢,立即上報兵部尚書,針對瓦刺的強大,朝廷自不能坐視不理,年輕的宣宗迅速做出了這一番舉動。

皇帝雖沒說此番舉動的目的,但精明如三楊還是看出了些端倪來,一致認為皇帝近日連番的舉動,是動了打擊瓦刺的心思,而且在將士的人選上,似是看重了屢立戰功的楊崢。

楊崢默默的聽著,思索著這番話兒的可能,憑著從王振口中得到的資訊來,這事兒十有**是真的,北方蒙古一直是大明的心頭大患,強悍如朱元璋、朱棣都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更別說是無論權勢,還是才幹都不及開國兩位皇帝的宣宗,對於對手的日益強大,不可能真的做到不管不顧,況且太子還小,身為的大明的帝王,不得不有所準備,他此番回京十有**怕是逃脫不了應戰蒙古的噩夢了。

王振說了半天,倒也沒覺得累的意思,一臉羨慕的看了楊崢一眼,道:“楊大人年紀輕輕,便能領兵出戰,壯我大明聲威,讓咱家好生羨慕的緊?”

楊崢苦笑了聲,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領兵作戰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王振卻不以為然的笑了笑,自己的心思,旁人又有幾個人能瞭解呢?

說了正經事,眼看著天色還早,不知是因出了宮,還是對楊崢有足夠的信任,竟說起了兩年內閣打壓太監的那件事,先前還能保持著剋制,說到最後,臉色漸漸青,眼神裡也有了些許怨恨,咬牙道:“楊大人你說說,咱們做太監的為何就那麼招文官的妒恨呢,說我們殺人放火,說我們欺壓良善、貪財好利,不學無術,這話兒我承認,可咱家就是不明,難道這些他們當官的就沒做,為什麼他們做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去了一趟勾欄還成了風流韻事,給朝廷上個奏章,說上兩句話就是千古功勳,一到了我們太監的頭上,就成了大逆不道,破壞祖宗規矩的事情?一個個恨不得殺了我們才好?我們與他們有那麼大的仇恨麼?”

說到這兒,王振長嘆了聲道:“坐鎮太監的事都過了那麼久,該懲罰的也懲罰了,該撤下的也撤了,可那幫文人愣是不依不饒,各地言官,御史時至今日,還上奏章,罵我們是無用的奴才,這輩子,只可為奴、不可干政,這幫挨千刀的,什麼叫太監只可為奴、不可干政,前朝的高力士,本朝的鄭和所做的哪一件事不比他們要強得多,他們為何就看不到呢,咱家也不否認,咱家太監有禍國殃民的主兒,可他們文官就沒有麼,不說前朝的秦檜之流、就是本朝的胡惟庸所作所為比太監少麼,他們容得自己做壞事,卻容不得太監做,這是什麼道理?”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