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212章:人在廟堂,身不由己,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後,年穀復熟而陳積有餘,是無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謂也。故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伐其本,竭其源,而並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以國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謂至貪,是愚主之極也。將以求富而喪其國,將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他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覺矣。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兩份奏章所給出的資訊量無疑是宣宗大感滿意,心裡嘀咕了聲:“總算他們知趣?”

又繼續聽了幾篇後,所奏請的內容大同小異,多半言其大明商業的繁榮昌盛,朝廷收取商業稅的種種好處,至於具體措施反而隻字未提,過了最初的高興勁兒,再停下去就索然無味了,宣宗擺了擺手道:“好了!剩下的不必唸了?”

“是!”

金英恭恭敬敬的應了聲,將懷中的奏章放在了龍案上,退到了一旁,不知想起什麼,又先前走了一步,道:“皇上,徐指揮使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了……?”

宣宗哦了聲,道:“朕知道了?”說完看了一眼殿外,眼裡的柔和慢慢退了乾淨,換上的是一抹殺氣,他當然知道徐勉等候的意思,今日兩人是殺還是放宮中還沒給信兒,他豈敢胡亂做主張,按說這種臣子罵皇帝的事情在大明朝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皇帝早已見怪不怪了,縱然是象徵性的抓了幾個人,隔了不久也就放了,畢竟皇帝也不想落下一個痛殺臣子的罪名,似漢高祖、洪武爺那等不管不顧的皇帝,千百年來可沒幾個,再者他們的功勳足以照耀後人,縱然殺的功臣再多些,史書也會記上濃濃的一筆,誰讓人家是開國皇帝,而後面的皇帝可就沒那麼好了,作為守城之君,要做的就是守著祖宗打下的江山,繼承前輩的傳統併發揚光大。他們既沒有祖上莫大的功勳,卻要承擔祖宗留下庇護,為了博一個好名聲,不得不有所顧忌,這也是為何歷代開國皇帝大殺有功之臣,而守成之主卻極少殺臣子的原因之一,對於這一點,宣宗可謂心知肚明,所以登基之初,極少動用皇帝至高無上的生死大權,痛殺大臣,即便是偶有過分的大臣,也只是責令致仕罷了,總體來看,這六年他所作所為不失為一個守成之主,按照他的心思,這份念頭大可繼續延續下去,可今日李匡、李時勉二人言辭太過放肆,一旦就此放過了他們,難免讓天下人輕視了朕,再者此等風氣一開,日後頭疼的事情可就多了,況且從另一方面看,這件事關乎誰對誰錯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稍有不慎丟了可是皇帝的臉面?”給予這些顧慮,他是有心可這兩人一點教訓,讓他們明白明白,天子的臉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罵,都能欺辱的。

見皇帝遲遲沒說話,金英也不敢催促,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旁。

宣宗思索了許久,似有些下不定主意,忽見太子一旁玩耍,忍不住問道:“鎮兒,你看這事兒父皇給如何是好?”

太子今日一直陪著宣宗,雖說年紀小,與軍國大事所知並不多,但今日這事兒他卻是從頭到尾的看在眼裡,聽在耳朵裡,倒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此時聽得父皇詢問,到有幾分小大人的模樣,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用稚嫩的聲音道:“父皇該對這兩人嚴懲不貸?”

宣宗本只是隨口問問,並非將這事兒當真了,卻不想太子卻又了主見,先是驚愕,隨機有些好奇,忍不住問道:“這是為何?”

太子道:“回父皇的話,父皇是天之子,是萬民之君,父皇要做的是天下計,要看的是百年千年的路,要謀劃的是我大明千千萬萬的子民的安居樂業,要鞏固是祖宗留下的萬里江山,收商業稅目的在此,父皇何錯之有,李匡、李時勉二人明知父皇心意如此,卻棄之不顧,公然上奏,其心可誅?”

“說得好!”宣宗一臉的高興的道:“昔日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禮賢下士,他先禮尊郭隗藉以招攬天下賢士。樂毅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國,燕王以賓客的禮節接待他。樂毅推辭謙讓,後來終於向燕昭王敬獻了禮物表示願意獻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為亞卿,當時,齊湣王很強大,南邊在重丘戰勝了楚國宰相唐眛,西邊在觀津打垮了魏國和趙國,隨即又聯合韓、趙、魏三國攻打秦國,還曾幫助趙國滅掉中山國,又擊破了宋國,擴充套件了一千多里地的領土,其國君齊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就向樂毅詢問有關攻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