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71章:商以致富,成名天下,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在馬皇后還算清醒,覺得有點過分,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祖父才保住小命,發配雲南,落得客死他鄉的下場,這麼做並非此舉不可行,而是找錯了物件。
洪武爺是一國之君,為人性子,他連誓死追隨他的開過功臣都能殺,這樣的人只能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祖父尋求他的庇護,不被殺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再看紀綱,此人雖是臣子,但為人飛揚跋扈,桀驁不訓,詭計多端,曾矯旨下鹽場取鹽數百萬斤,奪官船運輸,盡入私囊。構陷富商上百家,奪其資為己有。還曾閹割良家幼童數百人,服侍左右,這樣一個不知消災躲避災禍的人,勢力再大,能力在強,人脈再好,一旦聖眷不再,昔日的重重的就是殺死自己的利器,這樣的人雖能成事,但不能長久。
而徐家就不一樣了,先不說祖上魏國公追隨洪武爺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就是魏國公為人低調,知道收斂的性子,徐家子孫都很好的繼承了,大明開國將近六十年,徐家不但沒有衰敗之勢,反而日益壯大,若不是懂得經營之道,是斷然走不到這一步的,再看徐家一個皇后,兩個國公,當朝皇帝又是自家親戚,算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了,這樣的大家族,絕不是紀綱可比,所以從徐顯宗亮明身份的那一刻,沈衡就已做出了死死抱住徐家這條比大象腿還要粗的大腿不放手。
自古經商,想要發達莫不是離不開官家的庇護,這一點在大明尤其是變得明顯,山西的晉商、浙江的浙商、安徽的徽商哪一個大家族的背後,不是有官場的影子在支援他們,若不然士農工商,商人本是最末等,哪有與天下爭利的資本,他們沈家想要再次壯大,就離不開這個“官”字,他本正頭疼,哪兒去找一個可以靠得住,信得過,站得穩,且對自己沈家不嫌棄的官兒,沒想到老天爺竟送給他送了一個這麼大的禮物,大得讓他有些不相信這是真的,但這一切就是真的。
天下的官兒大的是有不少,可能比得過徐家的已經沒幾家了,這樣的大腿老天爺送上門了,除了緊緊抱住他再也想不出其他了。
畢竟是年紀大了,這麼一番思索,頓時感到有些疲倦,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茶,從旁邊一堆卷宗中,精心的挑選出了一本書卷來,昏黃地罩燈下對映出事書卷扉頁上幾個字兒來——《太平廣記•神仙傳》,這是一本雜書,宋代以後,唐人小說單行本已逐漸散失,話本、雜劇、諸宮調等多從《太平廣記》一書中選取題材、轉引故事,加以敷演;說話人至以”幼習《太平廣記》”為標榜。宋人蔡蕃茄曾節取書中的資料,編為《鹿革事類》、《鹿革文類》各三十卷,算是一種流行的雜書,與這種書一心為科舉之人斷然不回去誦讀,但沈衡卻是極為喜歡,若說四書五經裡有讀書人的聖人之言,聖人大道理,那麼這本《太平廣記》同樣有他的聖人之言,聖人之理,事實上幾乎每個商人都會在家中放上一本,不時的看一看,這倒不是商人都喜歡傳奇,事實上比起閱讀前人的傳奇,他們更喜歡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傳奇。之所以人人都看,那是因為書中有一個他們繞不過的大人物——陶朱公。
這陶朱公在商人的眼裡的地位,就好比孔子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超凡入聖的人物,諸勾踐滅吳後,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太平廣記•神仙傳》有老子“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一說。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滅吳後,范蠡向勾踐提出了自己隱退的想法。勾踐極力挽留,並威脅他說,如果堅持要走的話,就會殺掉范蠡及其妻子。但范蠡並不動搖,決然地走了。
范蠡還告誡文種要知退,說:“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然而文種不聽。果然,後來勾踐賜文種一劍:“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