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9章 師道,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後抱著儒家弟子天下第一而去的,並且在漢代,也確實沒有什麼人會覺得儒家弟子就有多了不起,在這個年代,更多人還是覺得自己家族更重要。
至少劉邦指著儒生破口大罵,扯了儒生的帽子丟到地上撒尿,也不見得被漢代這些儒生記恨到骨頭裡,還是對於劉邦稱讚有加的,若是在後世……
“尊師重道,學以致用。此八字便為守山學宮之緊要也,亦為蔡公畢生之念……”斐潛順手就扯了蔡邕當大旗,“今學宮大祭酒令狐孔叔脾性溫和,純良謙順,若為講師,則餘之,若為衛道,則不足。潛當下政務繁雜,分身乏術,學宮之事又斷不能廢,水鏡先生名滿天下,學問通達,故而潛有一不情之請……”
“……請水鏡先生任守山顧問,以正師道,傳承經文,不知水鏡先生意下如何?”斐潛站了起來,朝著司馬徽拱手而拜。顧問,這個職位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並非後世專屬。
司馬徽來守山,肯定也是衝著學宮來的,這一點毫無疑問,要不然也不至於特意留在此地,但就像是後世偉人所言,團結可以團結的,打擊那些不能團結的,從整體上來說,司馬徽還是可以作為一段時間的戰友的,畢竟不管是在河內,還是在荊襄,司馬徽的聲望都比較大,有他加持守山學宮,自然比令狐邵,或是蔡琰更好一些。
這樣一來,令狐邵主要負責政務的方面,司馬徽則是側重於論道,而對於蔡琰來說,她先天上在“書”的強勢是誰也替代不了的,因此三個人並不會有太多的重疊,倒是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援。
司馬徽自然是推辭,但是對於那些所謂的年老啦,才疏學淺啦的詞語,斐潛就靜靜聽著笑笑,然後又再度上演來來往往的戲碼,最終司馬徽才長嘆一聲,表示勉強接受。
斐潛當即表示選擇吉日,當眾宣告云云,然後兩人才重新落座,相互看看,頓時感覺有些微妙的變化,不再如之前一般的生硬,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好好,”水鏡先生笑著,捋了捋鬍鬚說道,“不知將軍對於學宮有何安排?”
“喚某子淵就是……”斐潛笑著,表示司馬徽不必太過於客氣,“之前蔡公在世之時,多有言及學以致用一事,如今水鏡先生不妨以此入手……正值開春大考,不妨以此為題如何?”
“學以致用?”司馬徽思索片刻,“不知將軍欲行射策,亦或對策?”漢代的考試方法有射策和對策兩種。所謂射策,猶如後世的抽籤考試,內容側重於對經義的解釋、闡發,博士先將儒經中難問疑義書之於策,加以密封,由學生投射抽取,進行解答。所謂對策,是根據學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論問題,撰文以對。
“自然是對策為宜,若言論上佳者,可張榜公示,加以封賞。”斐潛笑著說道,“此外,佳作前十,並水鏡先生之評,可彙整合冊,令工匠刊印,置於書肆之中,以贈學子,一則可揚守山之名,二則亦可達先生之道,不知水鏡先生以為如何?”
要人辦事,自然是要給些甜頭,像司馬徽這樣的人,錢財女色什麼的當然是看不上多少,反倒是留名於世間更令其心動。
“這個……好好……”司馬徽聞言,頓時和斐潛一同笑了起來,連聲說道,“將軍考慮周道,如此,自然甚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