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5章 蝗災爆發,牝雞謠言,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斐潛並不知道在敦煌有個全身毛的小子要挑戰呂布的權威,甚至對於江夏一戰最終結果如何也不是很關注了,因為當下有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橫在了面前。
蝗蟲。
上一次大規模蝗災的時候,還是在晏平元年。
斐潛有些鬱悶。
自己為什麼沒長記性呢?
晏平元年,倒春寒來臨,導致整個的氣候被打亂,到了秋天的時候竟然長時間沒有雨,結果引發了旱災,同時也帶來了蝗蟲。
而今年,也是倒春寒,只不過似乎因為斐潛手下有了棗祗,而棗祗負責的農業已經有了一些對付倒春寒的經驗,因此斐潛也並沒有接到這個方面的災害報告,於是不知不覺當中,竟然忽略了。
長安,也就是關中這一帶,因為水利工程修復工作不斷的進行當中,植被麼也算是不錯,加上黃氏犁的深耕作用也是比較好,所以即便是有一些蝗蟲的卵,也沒有多少機會成災,但是在河洛區域,卻因為長期足夠的人手進行照料田地,在今年秋天旱情影響之下,成堆成群的蝗蟲爬出了地面,形成了鋪天蓋地的蝗災。
蝗蟲也是一種生物,所以遵循著生物的本能,吃。
正常來說,蝗蟲會往東和往南飛,因為那邊有更多的植被,也就代表著更多的食物。為什麼不往北和往西?
因為蝗蟲氾濫成災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秋天,而西北方的秋天,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落葉了,再加上氣候西北風往東南吹,自然順著氣流更省力,也有更多還未枯萎的植被。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因為長安三輔,還有河東北地在斐潛治理之下,欣欣向榮,而兗州豫州一帶剛剛被斐潛摧殘過一次,導致兗州和豫州臨近河洛的一部分割槽域也出現了蝗蟲……
河洛的蝗蟲一合計,往東往南都是被吃沒了的,那還不餓死?所以這些蝗蟲自然就開始向河東和三輔蔓延。
蝗蟲成災,很多人並沒有直接見過,所以或許沒有很直接的觀念。蝗災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在一平方米的範圍內,蝗蟲密度能達到數千只、上萬只!
如此密集的蝗蟲飛過去,遮天蔽日天昏地暗,頃刻間就會讓莊稼盡毀、顆粒無收。一個普通規模的蝗群就擁有4000萬隻成員,而這些傢伙可以每日飛行150公里,吃掉大概可以供應三萬至四萬人的口糧。
華夏自古以農耕為基礎,自然就是蝗蟲的絕美食堂。
更可怕的是,蝗災往往意味著禍不單行。
在蝗災之前一般都是旱災,而蝗災之後,還有人禍。因為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莊稼,頃刻間就食苗盡、田無遺穗、禾麥盡空,這一折騰下來,田地之中至少兩年都別想有什麼收成,於是許多靠天吃飯,沒有任何儲蓄的普通農夫立刻專職成為流民,背井離鄉逃荒,甚至稍有鼓動,便是揭竿而起。
陳勝吳廣起義、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白蓮教起義等,背後都能看到蝗災的影子。
所以蝗災,或者說是各種自然災害,對於頂層的統治者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
注意,是頂層。
統治者之間也不全部利益都是共同的,頂層統治者和中層的統治者,利益趨向就不一樣,比如說當下,劉協的願望就是天下中興,而大多是的地方士族就是不管怎麼打,別來我這打……
只要頂層的統治者不是傻子,一般都會站在最基礎的百姓一邊,因為凡是禍禍老百姓的皇帝,一般也幹不長久。因此皇權先天上是有傾向於民權的基礎,而相權則是兩面雞賊,雙雙重得利。
當然,被相權忽悠瘸了的皇帝,也不在少數就是。
比如蝗蟲是神,不能輕易殺害。
比如蝗災乃天災,便是皇帝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才引來的上天的懲罰……
由此而論,關中河東遭遇到了蝗災,那麼自然就是那啥那什麼了……
謠言頓時四起。
就像是蝗蟲一樣,開始將苗頭指向了斐潛,而最先受到影響的,卻並不是斐潛,而是蔡琰。
大漢驃騎將軍府,議事廳之中。龐統和荀攸遠遠的避開了去,就連黃旭也略有些尷尬的站在了堂下,因為堂上跪著的,是蔡琰。
斐潛看著蔡琰,有些頭疼。
蔡琰已經將頭冠摘下,一頭的青絲披散而下,跪拜在堂中。蔡琰是來向斐潛請罪的,請罪的原因是,她是女的。因為是女的,所以不可牝雞司晨,而正是因為斐潛任用了蔡琰等人,所以才會出現現在的蝗災……
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