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0章 辟穀,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吃飯,人撐個兩三天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人完全斷絕水分攝入的話,持續三天的時間就會因為積累大量的毒素無法透過正常『尿』『液』排出,在腎臟不斷累積,導致腎臟的衰竭,而這種腎臟的衰竭就算是在後世也往往是不可逆的,更何況是在缺醫少『藥』的漢代?

所以不喝水,不管怎麼說都絕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但是現在的左慈,竟然連一碗茶都不肯喝,在斐潛的再三邀請堅持之下,也就是沾沾嘴唇做做樣子……

說實在的,不說一碗茶,就算是一瓦罐的茶湯,其實量也不大。雖然說漢代還是以烹茶為主,但是也不至於差到哪裡去,頂多有些像是中『藥』湯劑罷了。

但是看著左慈的樣子,這茶湯就宛如毒『藥』一般,又或是喝了茶湯就會壞了道行,斷了修行一樣,避之如蛇蠍,方才就是如此,現在也是一樣。

不肯喝茶,或者所不肯喝水,再結合之前左慈他特意說的話語,那麼可能『性』便只有一個,左慈提前做了“辟穀”的準備了……

辟穀有好多種,選擇完全絕食的那種的人,基本上已經是早早的“成仙”了,選擇部分節食的人,也不至於對於飲茶飲水如此牴觸,那麼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服用所謂“『藥』丸”來進行辟穀的人了,後世只要吃過壓縮餅乾的人都知道,一塊餅乾一杯水下去,便是滿滿的漲腹感,原因就是這些壓縮餅乾遇水便會迅速膨脹……

斐潛因為後世在好奇的推動之下,也有找度娘勾搭過一些關於仙人方面的訊息,其中就有一條是關於左慈左仙人的一種特殊的,可以保持長時間不餓的方法。因為在建安時期,處處饑荒,左慈為了避免很多人承受飢餓痛苦折磨,便將其一種特殊的飲食方式傳播給他的信徒們……

“食豆辟穀”,咳咳,這個名稱當然是斐潛草創的,算不得正式名稱。

『操』作起來也不復雜,食用大量的生豆子,注意,這個生豆子,不能咀嚼,只能生吞。為了讓這些豆子更好吞嚥,左慈還特別註明了要用手“撫之有光”……

吃豆子吃到飽腹感的時候停止,這個時候特別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大量飲水!

隨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儘量保持不動,也就是儘可能只睡覺就好了,每日飲用少量的水即可,就可以十天半個月不用吃第二頓飯了……

因此不管是服用事先煉製好的“壓縮餅乾”型別的『藥』丸,還是吃了一肚子的生豆子,都有同樣的一個弊病,不能大量喝水,否則就不僅僅是飽腹感的問題了,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喪命!

左慈看著端到了面前的瓦罐,沉默半響之後,終於不敢用自己的小命去賭一賭,也有些明白斐潛可能是已經看穿了他所用的把戲,便有些無奈的問道:“……將軍,汝欲如何?”

斐潛揮揮手,讓甲士和侍從都退下之後,示意左慈重新落座。

看著左慈有些窘迫的模樣,斐潛說道:“左仙人,嗯……還需稱呼仙人麼?”

“呃,不必,不必,”左慈拱拱手說道,“稱呼貧道名字即可……”

“善。”斐潛點點頭,然後思索了一下,說道,“還是稱真人罷……左真人,汝是正一、亦或茅山?還是太平、天師?”

漢代的道教已經分裂出了好多家,各家都有一些不同。

正一教是張陵所創,然後延續到了到了張魯,不過到了張魯這裡,多少有了一些變化,改用了“五斗米師”張修的辦法,所以也被稱之為天師教,或者五斗米教。

至於後世接受程度更廣泛一些的茅山道教,則是更早一些。在漢景帝年間,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三人,在句曲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

太平麼,自然就是張角了,不過現在太平道被定位為反革命的發動組織,所以一般人也不敢宣稱自己是太平教的信徒……

左慈拱手說道:“這個……將軍還真是熟悉……實不相瞞,貧道乃茅山流派……”

“茅山?”斐潛點點頭,又問道,“既是茅山,又何來此地?”茅山位於大漢的揚州,雖然說不上千裡迢迢,但是距離平陽也是有一段距離的。

左慈略顯的尷尬的笑了笑,說道:“貧道原本於雒陽……卻不料董太師遷都,兵『亂』之下……便不得已,流落至此……”

左慈說得有些吞吐,斐潛也看得出未必全數都是實話,但是想想也算是有個七八分的真實。

在雒陽的話,還算是比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