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7章 何物勝高寒,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了一針雞血的農學士和工學士連聲應答,然後再拜了一拜,便退下去,將空間讓給了斐潛和棗只。

斐潛將頭上的頭冠摘了下來,順手遞給了一旁的黃旭,然後說道:“子敬啊,方才所說的,真不是什麼客氣話,這一次種植出了棉花,你的名字,肯定是千古流傳啊……對了,我從川蜀之中帶了一些特產,有空記得回家看看……行了,不說這個了,棉花呢,拿來我看看……”

沒等棗只再拜謝什麼的,斐潛便轉移了話題。

或許棗只自己還不這麼覺得,但是斐潛知道,棉花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抵禦寒冷的重要物資,有了棉花,人類就可以適應更加高寒一些的區域……

要知道小冰河時期之前的氣候,是很溫暖的,打個比方來說,就好比後世的越南啊,寮國啊等等的地方,一年四季一兩件單衣也就夠了,而現在忽然之間這種地方就變成了東三省,讓這些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沒有禦寒衣服的普通百姓怎麼過?

在沒有空調之前,天熱是熱大家的,天冷是冷個人的,因為天氣熱,大家都熱,熱的什麼都穿不了也不能將皮扒了吧?但是冷起來,苦的必然就是沒有多餘衣服的窮人,而富貴之人自然不怎麼怕,反正多穿幾件唄,就像是什麼什麼的八重衣,其實原本就是太冷了,沒有棉衣,只能一層層往上加……

因此當大規模寒流洶湧而至的時候,一則北方大戰之後,人口下降得非常厲害,二來許多貧苦百姓也呆不下去,紛紛逃亡,因此三國之後的晉朝也就自然不能維持在北方的統治,而隨後一段時間內,在華夏大地北方成立的國家,也就都是一些穿牛羊皮的遊牧民族的政權。

所以棗只現在種植出來的棉花,可以說是改變這個局面的一點新希望,一點寶貴無比的火種。

當然,這個火種還是需要再擴散出去,燃燒得更旺盛一些。

棗只令人將收了一季的棉花拿了些上來,臉上露出了一些回憶的神色,說道:“這就是去年新種出來的了……開始我們不知道,還將這個……”

棗只苦笑著搖了搖頭,“之前是用種麥稻的方式來種的,應該是方式不怎麼對,結果沒能種活幾顆……當時真是……後來主公去了川蜀之後,隴右又來了一個色目人,帶來了另外的一些種子,這才算是有了點起色……去年種了二十七畝,今年應該可以擴大的百畝之數……”

“色目人?”斐潛一邊拿著棉花,一邊回想了一下,“哦,當初公明的簡報也有提及,不過當時為何沒有說這個色目人也有種子的事情?”

棗只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就不太清楚了,不過當時這個色目人一直說要當著主公的面才交出種子來,只不過聽了主公已經到了川蜀之後,才拿了出來……”

“奇貨可居之?”斐潛皺了皺眉頭。

棗只默然,並沒有應答。

斐潛低頭看了看棉花,又想了想,說道:“算了,也算是有一份功勞,有空見一見吧……”說完,斐潛便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棉花之上。

手中的這幾朵棉花,並不像是後世記憶當中的那麼的雪白,那麼的蓬鬆,也沒有那麼大,但是依舊感覺輕盈,感覺到了有些溫暖。

微微發黃的棉絲並不長,也不夠柔軟,這樣就意味著在編織的時候需要更費勁花更多時間,但是這個時代,這樣的棉花已經是最好的了……

當然,這個時間點上,整個世界當中,最好的棉花麼,並不是在亞洲,而是在美洲……

或許有了棉花之後,可以嘗試著跨越白令海峽?

遠古時期,說是亞洲和美洲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就算是現在,如果小冰河時期到來了,白令海峽也會冰封,說不定都可以直接走過去了……

然後說不定就有玉米,土豆,番薯,當然,還有美洲的黃金和白銀……

一時間,斐潛思維擴散了出去,都有些發呆起來。

話說回來,美洲有這麼多的資源,為何沒有形成一個巨大的王朝呢?

斐潛捏著手中比後世要小,要黃許多的棉花,忽然有些感觸,說到底,依舊是一個馴化的問題。

在美洲,缺乏馴化的農業作物,沒有像是小麥、水稻這種經過長時間持續馴化的植物。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玉米,原始的品種玉米穗只有手指粗細,產量很低,而且玉米粒外面還有一個堅硬的殼。到歐洲人到美洲的時候,玉米才被印第安農民馴化成現在玉米穗的三分之一大左右。其他的農作物品種也很不好馴化,像土豆、紅薯、葵花籽、南瓜等,都不是像現在這麼高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