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6章 最雜的人心,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題,或是和稅賦有關的問題上,比如民生農桑水利道路等等。一方面是在當時,稅賦問題是斐潛面臨的最為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矛盾點,另外一方面是漢代大部分的官吏考核也是在這個事項上,推行關於稅賦的考核,基本上不會引起地方官吏鄉紳的什麼意外反彈。

畢竟就算不是斐潛,難不成換了其他人來,就會不抓賦稅了?

所以當時推行吏治考核,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大多數人都是在滴咕自己稅賦標準是不是高了,旁人縣鄉的數目是不是低了,至於要不要這個標準的,或是針對於要不要這個考核的,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意見。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不僅僅是指秋賦,還要有平時的操守。完成了朝堂的賦稅任務,並不代表著就可以在地方為所欲為,繳納了朝堂的錢糧,也不代表著剩下的就能花天酒地。這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適應,甚至會覺得是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就像是西域一樣。

在大漢傳統的觀念之中,地方官就是地方的主君。而想要打破這個觀念,並不是說換個主事的人就可以做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要換個心,換掉這個觀念……

所以第一步,先推動州郡的主事官的觀念改變。

而這個改變,不是說立刻要他們做出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而是輕輕的,緩緩的,往前推一步,甚至讓他們感覺不出來,就像是他們自己要往前面走一步一樣。

斐潛有立刻提出很高的要求麼?

並沒有。

表面上各郡太守依舊是主事官,他們現在多了一項事情,他們要負責地方官吏的考核,當然這一點和之前他們的工作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是,他們的考核不再是隻是為了自己負責,同時也要上報了。

明確的要求,必須要上報。

重點就是這個上報。

怎麼考核的,考核了什麼,結果又是怎樣。

這些內容看似不怎麼重要,其實又很關鍵。

荀攸目光微動,似乎想到了一些什麼……

果然,斐潛繼續說道,其次,考核當有專職。便以御史臺為模板,設立考功司,專司官吏考核一事,設司長,郎中,外郎等,專人專職,稽核功考。

漢代原本就有御史臺,也是負責官吏考核的,但是御史臺相對來說名頭更大,所以就改名叫做考功司。和原本御史臺不同的是,御史有彈劾的職責,考功司雖然也有,但是隻有針對於官吏績效,品行考核的職權,而另外的監察權,刺探風聞的權柄,則是在有聞司。

這一點安排,荀攸和闞澤都不太意外。

畢竟方才兩個人都說了,吏員的考核很重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當然就需要一個更有效率的機構,那麼還有什麼比專人專職更有效的方法麼?

針對於考功司的主事,荀攸詢問斐潛的意見。

斐潛思索了一下,表示以長安三輔周邊縣令縣長,績效優良且任期將滿者入選,擇優評定。

荀攸也表示斐潛這個決定很英明,並且說這個訊息一放出去,肯定會讓很多人興奮……

斐潛微笑。

荀攸也是微笑。

闞澤左右看看,然後有些恍然。

其三,斐潛說道了第三個方面,公達所言地方誌之事,乃良策也。考核之事,當有公開評議,地方誌之事,也當公開。之前為任期滿方有評定,時效未免失之冗長,以年增補地方之志,可彌其缺……

考核公開,地方誌也公開。

考核公開這一件事情,在漢初就有了。

漢代有個詞,就叫做公開評議,即採用會議形式,主考官員向被考核官吏提出各種問題,被考核官吏須當堂作答,再由主考官員結合被考核官吏先前提交的自己的年度總結報告等相關文字材料,定出考核等次。

漢光武帝劉秀,就曾親自多次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公開評議,評定郡縣官吏工作優劣。有光武帝率先垂範,郡守等地方大吏自然也以同樣方式考核屬官,公開考核官吏在東漢一段時間之內,也遂成風氣。

後來東漢皇帝懶散了,地方官員也就同樣懶散了。

斐潛之前也有表示,作為官吏任期滿是會有評定的,如果連續任期都不怎樣,或是在某一任期之中出現重大的問題,是會像是諡號一樣,給與官吏跟隨一聲的評語的,但是華夏有個毛病,就是對壞人太友好,對好人太苛刻。

當然孔老夫子本意並非如此。最初的意思只是規勸人們向好,為了讓更多的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