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9章 以衡取衡,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之間也沒有人跳出來反對。然後這些傢伙就瞄上了禰衡,話裡話外都是想要讓禰衡出面搞事情。

但是這一次,多少恢復了一些的正常的禰衡,沒那麼容易上當,畢竟之前在鄴城吃過一次虧了,多少也要長點記性不是麼?

更何況斐潛直鉤子釣魚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雖然說禰衡對於允二也有些看不上眼。

允二就是一個粗人!

見面就是你瞅啥,三句不離打一架,兩句不離吃與喝。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粗人,卻被派遣到了青龍寺參與到了所謂的議論體系當中,這明顯就有問題。姜太公釣魚掉了那麼久,才釣到周文王,斐潛這種類似於直鉤的釣魚,實在是有些不遵守基本法。

可問題是斐潛這麼做過分麼?

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青龍寺之中,場地是斐潛建造的,磚石木樑所有的一切都是斐潛出的錢,那麼斐潛收些使用費是不是很正常?派遣誰去收這個費用,是不是也是斐潛說了算?

因此在允二到場之後,便是立刻有人猜想著驃騎的用意,甚至覺得這樣子的安排是否代表了下一個階段的方向……

其實斐潛的想法,依舊還是之前的想法,獲得真正實幹派的支援,或者說把實幹派,人為的篩選出來。不能像某些官吏們,為國顛沛奔波,盡忠竭能,卻勞無所得,毫無收穫,功勳全被他人侵佔,也不能讓某些官吏,靠著吹牛,靠著人脈關係,吃的滿嘴流油,卻是一點人事不幹。

禰衡學精明瞭,不吭聲。

其餘的人也不會第一個跳出來公然抗衡。

所有人都看著,等著,期待著第一個對抗斐潛的人出現。

會是誰呢?

禰衡也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或許就是那些整天說還不夠寬厚,不夠仁德,不夠體現大漢之泱泱大氣的那些人?

有時候禰衡也在想,驃騎這麼做是不是有些過分,或者說驃騎有些視這些士族子弟於無物?但是反過來想一想也能明白,允二並非是負責所有青龍寺大小場所的分派,他只是負責關於聖德、仁慈、寬容等涉及到了《貪瀆律》的議題之場所分配而已。

那麼即便是斐潛不借著允二給這些傢伙設定障礙,難不成這些傢伙就會給斐潛講好話,表示支援斐潛的《貪瀆律》了?

很顯然,並不會。

龐統這幾天帶著人,正在一個個的處理這些觸犯了《貪瀆律》的官吏和地方豪強大戶,輕者繳納罰款,重一些的抄沒家產,更嚴重的便是人頭落地。

畢竟龐統掛著司直的名頭,這種事情也需要他來做。抄來的錢財都成為了下一波修建道路,擴建碼頭橋樑等等的公共專案的追加投資,而且更過分的是這些追加的投資專案就像是在飛熊軒邊上新修的莊園一樣,冠上了某某某被罰沒家產若干的名頭。

更是讓某些士族子弟如噎在喉,說不出,又吐不了。

以前修橋鋪路是大功德,被鄉人緬懷紀念,現在麼,千人踩萬人踏,別提多彆扭了。

這就是禰衡看到的局面,驃騎這直鉤釣魚,實在是意圖太明顯了,這壓根什麼都沒釣出來……

或者說已經釣上去了,勒得難受。

畢竟斐潛軍權在握,所有的兵卒喊著驃騎萬勝的時候那種嘶聲力竭,青筋直跳的神情,讓每一個士族子弟心中都清楚,只要這些兵卒忠誠於驃騎,忠誠於斐潛,那麼斐潛說什麼,就是什麼,要砍某個人的頭,即便是死去了,也要再砍一次。

這不是說笑的。

當年張角死了,從棺材裡面拖出來鞭屍,而驃騎將軍麾下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其手下兵卒在執行命令的時候依舊是不擇不扣……

禰衡就聽聞說隴西有個傢伙跟臨涇趙氏有牽連,結果清查到他頭上的時候,不知道是年齡太大了經不起驚嚇,亦或是原本身體就有病,結果還沒出來,人就先嚇死了,然後被判了個斬刑,真的就被拖出屍首來,依舊砍掉了腦袋。

可問題是,禰衡想不明白,斐潛怎麼就能確認這些兵卒的忠誠,是可以持續呢?

禰衡能想到的問題,斐潛自然也是想得到。

去講武堂!

斐潛帶著衛隊,出了城,前往講武堂。

原本的講武堂並不大,但是隨後因為參加講武堂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也三環一直搬到了五環外。

新建的講武堂是由原本的長安舊大營翻蓋而成的,佔地非常大,講武堂邊上還有一個碩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