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5章 人傑地靈,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常人的舉動,比如徒步穿越千里取經什麼的,這樣擁有堅強信念,並且為之所踐行的人,總是會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呂布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對於佛教也有了一些興趣……
嗯,起初確實只是有一點興趣而已。
若說是在長安的青龍寺,是鄭玄一枝獨秀的話,那麼在西域西海城這裡,就基本上變成了佛教的普渡大會了。
佛教和大多數的宗教一樣,具備相當的迷惑性,自圓其說的宗教理念可以解釋很多在當時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勸人向善的理論也會幫助與社會的穩定,使得百姓的容忍度得到相應的擴容提升。就像是將小容量的手機擴容一樣,之前在硬碟記憶體儲的那些不堪入目的悲痛照片,就被格式化了,換上了一個更大,更能容的記憶體空間。
後世之人,自然是可以縱觀歷史,然後在科技的濾鏡之下,看清楚佛教的脈絡,或者說是大部分宗教的脈絡軌跡,但是對於大漢當下的人來說,想要知曉佛教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於佛教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基本上不可能。
任何宗教,都不是獨立於經濟和政治之外的。
雖然說宗教經常講究的是精神方面的東西,可是再怎樣精神的人,也是要吃飯的,吃飯自然就是需要物質的,就要考慮經濟和政治的。
佛教就是如此。其他宗教也是一樣。
古印度,或是叫身毒,為什麼會興起佛教?
並不是佛教就真的有那麼佛的感召,而是因為阿育王本身就是首陀羅的血統,所以他才成為了一個戰士,而不是像是大部分的婆羅門一樣去充當什麼執行祈禱的祭官。因此阿育王天然對婆羅門教反感,他自然需要一個和婆羅門教對立的思想,自然就選擇了表示人人平等的佛教。
阿育王抵抗婆羅門教,他以鐵血方式第一次統一印度,然後他以非常強勢方式在印度普行佛教,讓佛教在古印度一時占主導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並不是佛教自我發展有多麼厲害,而是政治上的需求如此。
漢明帝大肆宣揚佛教,多半也是政治上的考量。
因為劉秀死了,一代目的兄弟姐妹,跟著一代目打天下的豪強,皇親國戚還有很多活著,所以二代目漢明帝為了地位上的穩固,就必須向這些傢伙下狠手,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佛教被引入了。
再比如唐朝李世民,他有八分之五的鮮卑血統,當然,所謂純血統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謬誤,但是並不妨礙會有很多儒生子弟在陰暗角落裡面暗搓搓的去戳李世民的嵴梁骨,然後將其身份故意貶低,所以李世民開創的唐代,也是推崇佛教的。
在很多社會動盪的時候,宗教,不一定是佛教,也有其他的教派,比如白蓮教什麼的,也是會大幅度的流行,並非是這些宗教一定有多少的神性什麼的,而是這些宗教可以讓痛苦的民眾百姓在心靈上得到一些淺薄的慰藉。
佛教子弟,道教徒第,以及儒教學子,這些人在宣稱自己教派的佛陀天尊聖人的時候總是不遺餘力,在扞衛自己宗教的時候也是富有攻擊性,並非是這些人真的有多麼信奉自己的宗教,而是因為這些事項牽扯到了其自身的利益。
沒錯,不管是佛教,道教,儒教,亦或是什麼其他的宗教,都是需要供奉的,縱觀歷史上所有出現的宗教教派,就米有一個教是不需要繳納供奉或是費用的。這個供奉,並非是單純的指神像什麼的,也許是五斗米,也許是什一稅,也許是天課之類的。
呂布見到了加跋。
起初呂布還不以為意。
高僧加跋一見到呂布,便是雙目流淚。
呂布很是奇怪,便是追問。
高僧加跋說他見到了一個在血海當中苦苦掙扎的靈魂……
呂布愕然,旋即大笑而去。
可是過了幾天之後,呂布又回來了,在加跋前拜下,與其見禮,然後帶來了給佛祖的供奉。
高僧加跋對於那些金銀錢財不屑一顧,並且堅持不受,表示讓呂布將這些錢財散給普通民眾即可,這也是為了化解呂布身上的那些血海冤魂的業障。
施主果然是應劫之人……加跋合十而道,那日位於大宛,老僧在山之上忽然看到一道血腥之氣直衝天穹,周邊生靈無不伏地,恐懼異常,佛祖像前鐘磬異響,三日而不絕……
加跋平靜的看向了呂布,而將軍前來之時,老僧攜帶而來的佛鐘又是再次自主鳴響,老僧才明白,原來這血腥之氣是應在了施主身上……
在加跋身邊的另外兩名僧侶也是開口,證明加跋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