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5章 顛倒黑白,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氏之人,總計九項罪名!罪罪當誅!
聽到了路粹的話,劉協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瞄了曹操一眼,神色凝重起來,緩緩的說道:哦?九項大罪?罪罪當誅?且奏來!
孔文舉罪一,貪汙!據臣於北海徹查檔桉,發現孔文舉於北海為官以來,貪墨財物,挪用公款,虛報數目,合計貪墨不下五百萬錢!其中,又有假借災,亂之事,斷絕朝堂賦稅,挪為他用,數目龐大,逾千萬錢!
孔文舉罪二,結黨!據臣所查,孔文舉以孔子後裔自詡,利用其名望,大肆招攬亡命之徒,糾集狂妄之輩,收買朝廷官員,示好地方大吏,如今已是在鄉野自成一黨!其中,更有勾連關中,南下江東,可謂所謀甚大!
孔文舉罪三,不忠不孝!孔文舉……
夠了!
就在路粹還想要繼續念下去的時候,便是被劉協突然打斷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孔融真的就是謀逆?真的就是不忠不孝?
若是僅僅看郗慮和路粹舉證的這些,孔融便是一個罪大惡極,居心叵測的大逆之徒!
可如果是更全面一點的去看問題呢?
只是可惜,很多人都只是願意看到他所想要看到的東西,他們不願意看到全部的事實,甚至還會去辱罵那個讓他們看到了真相的人,是因為揭開了黑幕的人心黑,所以才看到了黑幕。否則一般人怎麼都沒看到呢?
為什麼別人都沒事,偏偏你有這麼多事?
為什麼大家都可以,偏偏你就不可以呢?
與資本共情的,未必只在個別時候。
劉協看著郗慮,又轉頭看了看路粹,沉聲說道:郗御史,路祭酒,你等二人彈劾孔文舉,可有詳實罪證?若是有罪證,又都是從何而來?
郗慮低頭回答道:臣身為朝廷御史,為陛下效忠,為朝廷負責,自然不敢無的放失,臣彈劾孔文舉罪名確鑿,皆有御史臺上下調查,以及北海涉桉官員招供,經過反覆查證,絕不可能有假!
路粹也說道:臣舉罪名,條條屬實!
劉協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孔文舉如此彌天大罪,皆由你二人審問而得了?
郗慮和路粹對視了一眼,自然也是不好否認,也不可能否認了,便是齊聲應是。
劉協點了點頭,忽然一拍寶座扶手,沉聲說道:若是如二位愛卿所言,如此逆賊,為何能持續作惡這麼多時間?!難不成這一段時間之內,各地大吏,朝廷九卿都是擺設麼?!為何無人清查,直至郗御史,路祭酒二位愛卿才能揭開此事?其中可有朝廷官吏阻擾,可有尚書檯政令不明之處?!查!此事必然大有蹊蹺!繼續徹查!
大殿之中,群臣頓時臉色一變。
看別人的山頭起火,不管是覺得可憐可嘆,還是幸災樂禍,都是和自己有些距離的,但若是現在一把火要燒到了自家頭上……
陛下……
郗慮一看苗頭不對,便是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劉協一甩袖子,如此謀逆之輩,如今便是大漢之害,若不是愛卿徹查,又是如何能使得社稷安穩?查!繼續徹查!朕就不信,僅憑孔文舉一介書生,就能糾集如此眾多兇徒!兵器甲胃又是來源於何處?金鼓旗角又是得於何方?!青州可否有賊人與其勾連?!潁川是否有內賊暗通氣息?!郗愛卿!路祭酒!詩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此事就交待給二位愛卿了!絕不可就此而停止!當徹查謀逆,以絕後患!朕累了!今日便是先到這裡罷,退朝!
說完,劉協站起身,甩了袖子就走。
百官無奈,不管是怎樣的心思,也就只能是在黃門宦官的尖嗓子裡面低頭而拜……
……=╮(╯▽╰)╭b……
大漢三四百年之間,士族子弟進入仕途之後,從中層想要往高層爬的時候,升遷的途徑其實和其後的封建王朝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首先是要進入對於朝廷的政策要有比較清晰的認知,對於各項法律法規,以及對於朝廷的派系和人物之間的關連有一個整體上的認知,這就使得至少要達到侍中、監察御史,或是九卿之下的一些重要官職,甚至是三公之下的某曹之後,才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晉升點。
然後,再外放到地方,擔任某地的太守,重要大縣,封國,並在不同的州郡之內調任兩三次,如此才能積累到足夠的資歷、經驗與人脈,這是第二步。
接著,若是官員在擔任地方大吏期間政績足夠出色,在朝中的靠山也足夠硬朗,則是重新重新回中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