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9章 忠孝兩全,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懂,以至於在征討匈奴只是為了仇恨,為了消除威脅,並沒有研討和探尋去獲得什麼效益,最終導致民眾無法承受沉重的戰爭負擔。
再加上漢武帝本身的原因,他懷疑臣子,甚至懷疑自家孩子,所以他推行的『忠』基本上是單方面的,當某個臣子對於漢武帝有用的時候,便是寵信得不得了,但是一旦漢武帝對其產生一絲懷疑,就會立刻翻臉不認人。
到了漢武后期,征討匈奴就是逆勢而為了,事倍功半。
漢武之後,不管是匈奴殘部,還是羌人叛亂等等的紛爭,就很明顯不是大漢的時勢了,混亂不統一思想,朝堂本身對待邊疆問題搖擺不定,民間也沒有共同的認知,故而出現各種奇葩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不管是漢代起初的『忠孝』,還是到了三四百年之後的『忠孝』,雖然說都是漢代,但是實際上其本身蘊含的意思都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華夏是融合的,是多民族的,但是並不代表著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也不代表著所有的東西都能隨意變化的。
探尋著華夏文明,會看到一條很清晰的脈絡,從上古時期一直往前延伸。
『致世之用』。
斐潛深刻的知曉這一點。
不符合時代要求了,就要去改,不能用了,就要變。
上古的華夏先民,未必懂得什麼理論,也不清楚什麼生物學,分子學,結構學,但是民眾需要,就有人去研究,就去尋找方法,甚至不需要什麼前置科技,直接上手就想著怎麼去用!
九章算術,是為了用。
曆法節氣,也是為了用。
在炎黃之時就有人想要給腦袋開個洞了,那個時候的人有說過一句不行麼,說沒有生物學,沒有材料學什麼的,這個開不了啊……
在兔子需要大蘿蔔的時候,也同樣沒有人說過一句不行啊,沒有超算機,沒有詳細圖紙,沒有超能物理,這個搞不了啊……
五千年前,用古老的石刀,在人腦袋上開洞。
五千年後,用古老的算盤,在地球腦袋上也開個洞。
沒有新的,就用舊的,就用古老的,只要兔子們有這個迫切的需要,就想一切辦法先用上。用上了之後再思考,再研究,從古老的砭石刀,到了明代有了近乎於類似現代的外科手術用具,從古老的算盤,到了後世有銀河超算。
有了現代技術,所以談及古代的時候,就一臉不屑?有了計算機就瞧不上算盤,表示別吹算盤了,這計算機是電路板,是晶片,是高科技,這算盤是什麼?是木頭棍子珠子,能是一樣的麼?完全是兩回事麼,尬吹算盤有毛用啊?
人不能忘本。
忘本的人很可怕。
忠孝二字,也是華夏之本。
忘記忠孝的人,也同樣很可怕。
因為漢代的某些利益階層,使得之前順暢從山頂滾落的忠孝,開始走樣變形,甚至和原本的意思相悖,忠被砍了一刀,孝也被割了一塊。面對這種畸形的忠孝,上面的人知道自己做不到,於是開始裝作做到了,然後要求下面的人必須要做到,就像是一些公司的業績指標,永遠都是層層加碼,結果就是下面的人也開始裝了,也跟著喊口號,至於做不做的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了後面,大漢忠孝的三觀就被改變了。
三四百年的時間,虛假的反倒是正確的,真實的卻被責罵。
然後越傳越歪,大漢之人花錢買名望,後世之人花錢僱水軍,大漢之人有名望就當官撈錢,後世之人有流量就開始割韭菜……
一脈相承。
為什麼不在開始的時候就試著去拉,去制動,讓這塊大石球別走歪了呢?
越往後,自然越費勁。
所以斐潛派出了禰衡。
感謝曹丞相贈送的大口徑噴子,老鐵666……
禰衡上了場,就站在中間,傲然而立。
周邊是群情激昂的學子。
禰衡神色澹澹,就像是看著一群土雞瓦狗,他很習慣,甚至很享受這種場面。這一點,他和盧毓完全不同。
『子曰,「臣事君以忠」,左傳亦云,「失忠與敬,何以事君?」』一名學子大聲呼喝道,『故而忠乃事君也,豈可容與他事哉?!』
禰衡哈哈笑了笑,很不客氣的說道:『豎子未通經文,豈敢妄言之?!讀書不求全解,便不如無書矣!左傳有「事君」之言,亦有「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