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7章 金銀之論,粗淺經濟,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

華夏自從進入了農耕道路之後,基本上來說就是以糧食為重了,民眾對於糧食的執念,往往都是超越了其他的東西,故而才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其中固然也有一部分是統治階級的有意宣揚,但另外一方面也同樣的表現出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民眾對於食物的渴求。

而這樣的渴求,往往又會被統治階級所利用起來,就比如說重農抑商。

因此當鄭玄開始嘗試著表示對商業進行諫言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忍不住了……

然後引發正式的爭論,就是斐潛聚集了眾人,商議關於西域開發的時候。

對於華夏而言,西域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接受著華夏王朝的管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漢武經營西域以來,這種管轄,並非是簡單的羈縻而已,漢代即設西域都護、西域長史、戊己校尉等,後來的唐朝,也設立了安西都護、北庭都護等,都有命官、駐軍,以監護南北兩道。即便中原大亂之際,西域亦往往仍舊受到中原王朝所遣官員、兵士的守衛,以防來自於北方或西北方的遊牧各國趁虛而入。

西域整體脫離了華夏中原管控的年代,大體上也就是慫宋時期,但是如果說契丹和遼國也算是華夏民族大融合的一部分,那麼就可以說西域基本上沒有脫離過華夏了。

西域偏遠,地廣人稀,有限的土地並不能支撐農耕大規模展開,所以對於重視糧食產出的古代華夏而言,這一塊區域往往就像是雞肋一般,不算是多麼的重視。

而當下驃騎將軍斐潛在西域重新設立了西域都護,但是如果僅是靠西域自己生產的土地產出,是難以維護兵馬開支的,尤其是呂布所統領的那種精銳騎兵的開支,所以必然需要動用到商業貿易。

事實歷史上多數時候,維護西域的主要方式,也是透過商貿。

自前漢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之稱,其後迭有增減,於今蔥嶺以東,南北兩道並有六大國……

作為斐潛之下的首席軍事顧問,龐統指點著西域地圖侃侃而談。

西域南道六國,由東向西為鄯善、且末、精絕、扜彌、于闐和莎車;北道六國,由東向西則是高昌、車師、焉耆、龜茲、烏孫和疏勒;其餘小國數十,則不必備數了……

如今西域南道,基本平定,北道之中,唯有烏孫,若即若離,仗其地幅遼闊,兵甲眾多,收攏敵叛,拒不來降……

其實烏孫受到漢代影響一直很大,或許因為多次和親的關係,其風俗、文化、官制等都受中國影響很深。

龐統講得神采飛揚,眾人也是不由得身體前傾,豎起耳朵來生怕是漏了些什麼,畢竟這些資訊對於絕大多數計程車族子弟來說都是很新鮮的,尤其是當龐統講到了西域各國的地理位置,人口特產,以及兵卒數量等等的時候,眾人便不禁偷偷瞄了瞄斐潛,這不知不覺之中,驃騎將軍就已經將西域摸得如此通透,莫不是要準備進攻烏孫,徹底歸攏西域?

但是這西域地理,多為荒漠,數百里不見人煙是常有的事情,若是大軍進攻,物資轉運都是困難,當年李廣利為了大宛馬,發屬國兵六千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來回二歲有餘,其卒十不存一……

這樣的征討,顯然不划算罷?

眾人相互交換著眼色。

龐統將情況介紹完畢,然後轉頭向斐潛行禮,歸座。

斐潛轉頭看了看荀攸。

荀攸拱手,站起身來,然後示意堂外的護衛將一些漆盤端了上來。此等金銀幣,皆為西域各國所用,多無孔,多以花鳥紋飾,夾雜其主頭像,各位不妨觀之……

其實西域金銀幣,對於關中各族都不是很陌生,有的甚至家中都有一些,不過既然荀攸這麼說了,眾人也就紛紛取而觀之。

華夏之地,銅多銀少,之前於呂梁開銅,陰山掘金,雖有裨益,然尤不足,如今以絲絹易金銀,或可補華夏之缺也。此等金銀,西域甚多,其各國貴人,以為首飾、器皿,損耗其值而不得用……

華夏春秋戰國以來,就以銅為錢,金幣、銀幣不是沒有,但大多數跟後世紀念幣似的,並不能直接在市面上流通。這主要是因為金價昂貴,小老百姓用不起,而銀產量低,所以價值也虛高,同樣難用。

就此經過千年積累,逐漸形成習慣,哪怕後來到了明朝,來自東瀛和新大陸的銀貨大量流入,甚至於朝堂都已經是全數以銀兩來徵收賦稅了,但也沒想著要鑄銀幣,都是先鑄成錠,然後剪碎了用,極其的不方便。

斐潛改用金銀銅三級金屬貨幣之後,隨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