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3章 另一處無形的戰爭,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的人來說,去理解並要總結出一個混亂陣營的行為規律,確實是有一些難度。

斐潛想了想,說了四個字,趨利避害……民生治理,便於此四字之中,孔明不妨細思之……

諸葛亮重複了一下,正在思索之時,前方旗幟晃動了幾下,廖化回來了。

曹軍見到斐潛抵援,自然忙不迭的退回了襄陽樊城,而在雨勢稍微停歇了一些之後,得到了訊息的廖化就渡過了丹水回來了。

廖化這一身上下,可謂是狼狽不堪,身上的衣袍鎧甲,全數都糊滿了泥,就連鎧甲甲片之中的縫隙,也被黃泥填滿了,簡直就是泥猴子一般。

斐潛讓廖化先去洗漱,等廖化換了一身衣裳之後,斐潛才知道廖化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泥石流,當然是小規模的,不過即便是如此,也差一點喪命……

泥石翻滾而下,若是稍遲疑片刻……泥石之中,屍首翻滾,宛如惡鬼潛於地下……廖化現在想起來,依舊有些心頭髮憷,聲音也是略有些顫抖,便如那些流民一般,葬身於黃泉亦……

屍首?斐潛微微皺眉,山間屍首眾多?

廖化點了點頭。

曹軍一方面追擊,一方面又劫掠,導致山林之中很多流民困頓,很多直接就死在了路上……

如此,怕是不妙啊……斐潛皺眉說道,屍首一多……加上雨水沖刷……

諸葛亮心念也是極快,立刻說道:驃騎可是憂慮……疫症?

總所周知,斐潛對於防病防疫,走在了所有諸侯的前列,尤其是對於瘟疫的控制和預防,更是嚴格到讓有些地方諸侯嗤之以鼻。倒不是說這些諸侯不在意瘟疫的嚴重性,只是在東漢,連帶算上西漢的這三四百年之間,雖然也有遭受瘟疫,但是持續瘟疫的時間不長,並不像是天下鼎盛大辮子朝代那樣,百分八十的時間都有瘟疫……

當然,人口的增加和流動,外來病菌,水土不服,南北差異,也是造成後世封建王朝瘟疫一代比一代多,到了大辮子朝上升到了頂峰的重要因素。

忽然之間,斐潛的臉色有些難看。

以上的各條,似乎自己當下都沾染了一些……

在某個瞬間,斐潛甚至感覺周邊的空氣都有些綠油油的盪漾起來。斐潛寫了一封呼叫醫館醫師以及相關藥材的調令,來人,到長安百醫館傳令……

傳令兵走了,斐潛又說道,讓軍中兵卒,多備石灰硫磺,洗浴除疫!元儉,你也再去多洗一次,待醫師配了湯藥,也喝上一碗……

這種事情向來不可掉以輕心,廖化雖然才洗漱過,但是被斐潛這麼一說,似乎也有些頭皮發麻,總覺得渾身上下都不是很舒服,便是忙不迭的應下,再去按照防疫的標準刷洗去了。

荊州戰事……諸葛亮問道,豈不是……

將某旗幟傳於荊州,休戰議和!斐潛點了點頭說道,這玩意可是不能帶有任何的僥倖心理,歷史上那些以為沒事的結果出了大事的教訓還少麼?

傳令下去,但凡有咳、洩、漏、吐等症者,皆別處立營,隔離治療!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這要是在後世,就成為了大災之後防大疫。之所謂會因為如此,是因為華夏在古代,確實是吃盡了瘟疫的苦頭……

自古以來,人類與微生物的相處,便處在一個十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人類可以利用微生物創造美酒、酵母等物品。另一方面,自人類誕生起,他們便與微生物展開了一場漫漫無期的戰爭。

雖然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是殘忍、血流成河的,但是人與病菌之間的戰爭,卻是悄無聲息的。尤其是瘟疫,更是成為了古代人口數量銳減的重要緣由。

關於瘟疫的最早記載從先秦開始,也並非只有春夏才會發生瘟疫,而是四時皆同,可謂不分季節,都可以產生瘟疫,自秦朝之後,史官漸漸的成為朝堂重要官職,也就留下了大量的這個方面的記載。

從公元前七百年,至大辮子朝結束,華夏封建王朝的長達近三千年的壽命裡面,有近七百年的時間,是寫滿了各種瘟疫的慘狀的。而在整個近三千年的歷史之中,我大清榮耀的在瘟疫總量和持續時間上雙登頂,雙冠加冕!

至於封建王朝之中瘟疫爆發最多的地方麼,就是兩個,一個是黃河中下游的兗州青州,一個是長江中下游的揚州,而這些地區,也是人群集聚、經濟相對富庶的地區。

瘟疫的爆發誘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水、旱、蝗、震、飢、暑……都會伴隨著疫災。以漢朝為例,在兩漢三四百年的時間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