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4章 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巴中出發,翻越巴嶺山鄧家埡進入巴江谷地,其中有玉泉、牟陽、上兩、南江等縣城因為這條路是經過巴嶺山的鄧家埡,所以也被稱之為巴嶺路,算是最早被記錄在史書當中的線路。
山林之路,並不好走,尤其是像當下川蜀這種地方,大山之中鮮有人煙,更不用說是什麼gps定位了,要是一個岔道口走錯了,或許就可能再也找不到轉出山的道路。
每一個魏延山地兵當中會認路的,都是寶貝當中的寶貝。這些人會得到最為周到的照顧,不管是什麼時候,衝鋒陷陣的前幾輪都沒有他們的份,為得就是儘可能保住這些人的性命,也就是保住了大夥兒走出山林的希望。
一些鍵盤俠可能會覺得不就是走個山路麼,有什麼大不了的……
實際上,即便是在後世,每年不少死於野外的各種驢客,其實踏上路途的時候也大多數都是懷著和這些鍵盤俠一樣的心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同樣一座山,觀測點不一樣,也就意味著是不同的形狀,加上週邊都是一片各種綠色,就像是要在迷彩服裡面找出一個特定的綠色圖形來,如果不是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特定天賦,在漢代當下是很難做到的。
如果還有道路,那麼跟著道路走,大體上還成,如果萬一山間大霧瀰漫,然後走丟了方向找不到了道路,就要靠這些有特定天賦的人,才可能重新迴歸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魏延站在山口之處,四下打量。
山林之中溼氣較重,包括魏延在內,所有山地兵基本上都會在外層披上一件蓑衣,一方面防雨防潮,另外一方面如果遇到什麼特殊情況,往道邊的灌木林中一貓,也是一個保護色。
魏延忽然覺得有視線盯著自己,可是又看不到什麼人,再細細找了一邊之後才發現是在不遠處的一棵樹木之上,有些淺黃色的花斑……
艹!
魏延立刻握住了戰刀,其身後的護衛也幾乎是同時間豎立起盾牌來。
對峙了片刻之後,樹木之上的捕獵者似乎覺得這些兩腳獸人多勢眾又不怎麼好惹,便是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樹葉的晃動之下。
傳令下去……有大貓……都注意點……魏延搜尋著周邊的印跡,似乎感覺到了視線的離開,便是稍微放鬆了一些,但是手依舊沒有離開刀柄,吞口之處的睚眥也似乎要在下一刻隨時咆哮而出一樣。
古代稱呼老虎一類的貓科動物有很多種稱謂,直接叫虎豹的,稱其為大蟲,長蟲,戾蟲,山君,山大王的,還有的稱其為斑寅將軍的,白額將軍的,甚至還有一些比較稀奇古怪的稱謂,比如扁擔花,老牙之類的,反正什麼都有,很有意思。
對於魏延來說,老虎也是大貓,豹子也是大貓。
方才盯著魏延的,是花豹,在魏延看來,就是大貓。
對於這些大貓來說,魏延等人才是外來者,並且還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它們的地盤。只不過這些大貓很聰明,如果不是實在是惹怒了,一般不會和眾多的兩腳獸開練,而是會偷偷的找落單的下手。這種習慣已經刻在了這些大貓的基因裡,尤其是看見幼小兩腳獸的後背的時候,便會自動的湧動上來……
山林之中,不僅有敵人,還有類似於老虎花豹這樣的對手,甚至一條不起眼的毒蛇,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帶走一條性命。
但是人類之所以強悍,便是因為可以叢集,尤其是人類形成了有組織有紀律的群落的時候,任何山中的霸王,也只能乖乖繞著走。
唯一能夠打敗人類群體的,也就是人類群體自己。
魏延收到了急急從成都送到了巴山這裡的訊息,也知道了可能有張則的兵卒在前方埋伏自己,但是魏延並不在乎,也不認為這些伏兵究竟能怎樣,因為魏延認為自己在山林之中,便是山林的王者。
要是張氏真有膽量進了山……
老子便是一口吞了他!
米倉道不僅僅是山路,也有水路,甚至有時候是頭頂上壓著山,腳底下踩著水,人在山川之中,血肉之軀磨出來的路。
修整半個時辰!
魏延下令,然後指了指右的山頭,對著一旁的護衛說道,走!上去看看!
護衛點了點頭,沿著並不陡峭的山坡往上而行。
山坡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青草和灌木,在山腰和山頂上各有一片樹林。
魏延等人用長棍一邊在前面探路,一邊往前走。
像是這樣常年沒有人走過的坡道,兇險之處倒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