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4章萬家爭輝,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斐潛進攻山東,不僅是需要佔領城池,更是需要政治變革。

斐潛在關中已經做了土地、貨幣、教育等改革,現在要打曹操,但山東的問題不僅僅是曹操,也是在於舊體制和百姓的舊有思想。

其實歷史上也並非沒有給老曹同學機會。

比如若是老曹同學在得到了荊州之後沒有那麼膨脹,沒有赤壁之戰的慘敗,藉著荊州大勝的契機,在山東推行試點,曹操推動寒門替代大族的策略行政,說不得就可以成功了。

而在歷史長河當中,類似於斐潛這一類的改革本質,在封建社會母體內培育早期現代國家要素,歷史上西晉未能完成的『佔田制』改革與北魏『三長制』實踐,都顯現出類似制度創新的歷史痕跡。

關鍵是沒能持續……

所以現在斐潛所需要考慮的就是『持續』。

斐潛從袖子裡面掏出了三枚新錢,遞給了龐統。

『此乃工坊新鑄通寶。金幣可軍餉犒賞,銀幣行商賈貿易,銅錢供市井百姓而用。』斐潛說道,『此外,金銀銅幣皆有密刻……』

龐統接過錢幣細看,對著陽光斜斜舉起,隱約可見在邊緣處有些篆體符號,類似於楚國的花鳥篆體,『若是無記號者,便是私鑄無疑。哈哈,甚妙,甚妙啊!』

兩人相視而笑,彷彿看見無形的經濟鎖鏈正勒緊山東士族的咽喉。

這其實有些類似於當年漢武帝的告緡令,但斐潛的手段更隱蔽,他不需要酷吏挨家查抄,貪婪的人會自投羅網。

兩個人從大河邊,迴轉到了潼關城內,進了議事堂之後,依舊還在討論相關的問題,張遼也來了,只是聽得有些懵,似懂非懂。不過張遼依舊是坐在一邊,也不亂插話,仔細聽著,用心記著。

每個人的屁股都不一樣,但是如果被屁股所限制,那麼也就自然固步不前了。

張遼原本只是偏向於武將,不怎麼通曉文事,甚至連一個賬目都搞不清楚。有一段時間,張遼很是反感『武夫』這二字,就像是一些小吏很不喜歡聽到『貪官』一樣。那個時候張遼覺得,翻來覆去的說什麼『武夫』有意思麼,但是他在不久之後就意識到,旁人說『武夫』只不過是看見了太多的這種沒腦子的『武夫』模樣,而想要改變這種印象,不是讓人閉嘴,嫌棄旁人囉嗦,而是要改變自己。

不喜歡『武夫』,就不當『武夫』,不喜歡旁人說貪腐小吏,那麼就別亂伸手。

斐潛看見了張遼,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他這一次和龐統的徹談,最為關鍵的是要構建出『中央集權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體』、『新意識形態傳播途徑』三者之間的穩定架構。

中央集權,這是被華夏千年的歷史證明了著實有效的管理模式。

華夏南北東西風俗各異,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必然就會陷入各個地區各自為政然後相互扯後腿的局面,在戰國,在五代十國,以及其他朝代的軍閥混戰,都一再證明了中央集權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央集權的過程當中,官僚腐敗就無法避免。

暮色漸沉時,親兵點燃了廳堂之內的火燭。

火光映照下,龐統取出了一份情報,展開,『此乃冀州來報。曹氏於冀州試行九品中正,以固士族鄉紳,不過顯然冀州士族子弟並不接納……』

『哦?』斐潛略有些驚訝。

歷史上的記載麼,大多數只是說,有這麼一個人,推行了這麼一件事,然後就沒了,一般都沒有詳細敘述關於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的波折。

九品中正制,且不論當下和斐潛的青龍寺對抗的因素,就單論歷史上推出的原因,也同樣是人才制度的改革,是為了解決人才流動的需求,滿足戰後人才匱乏的渴求,不過在制度的推行過程當中,被士族鄉紳地方官員演變成為壟斷權力的工具,最為關鍵一點,就是中正官由中央任命,卻缺乏監督機制,評定過程主觀性強,易滋生徇私舞弊。

在西晉和北魏時期,也對於九品中正制度試圖進行過改良,晉武帝司馬炎試圖削弱中正官的影響力,規定官員考核需結合實際政績,但因士族反對而收效甚微。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在九品中正制基礎上增設『策試』,要求士人透過經學考試方可授官,但他的測試題目是由大臣們出的……

斐潛在『九品』字樣上點了點,轉頭問張遼道,『文遠,若是以兵家武事論品級,何者為九品,何功可為一品?』

張遼愣了一下,『若是九品……剿平縣鄉賊匪?一品麼……滅敵邦國,開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