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8章 何以至此,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他仁嗎?
能說他忠義麼?
結果孔子表示,這就是『仁』,就是『忠義』!
孔子的理由是齊桓公成就諸侯霸業、會盟天下,卻沒有大動干戈、武力征伐,這些主要是靠管仲的才能來實現的,沒有采用大規模的戰爭四處征伐,沒有讓百姓受到更多的戰爭之苦,所以管仲可以稱得上『仁』。
當然,管仲確實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斐潛也沒有要貶低管仲的意思,『子貢問孔子,管子非仁者與?孔子怒而斥之,言有管子相桓公,方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子,則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敢問如是哉?』
斐潛笑著。
呂常卻笑不出來了。
相比較於後世的儒教,至少在孔子時代,儒家是有其靈活性一面的,所以孔子對於管仲的行為是推崇的,也同時表現出孔子對於管仲的羨慕,沒有嫉妒和恨。
不過麼,如果管仲真的泉下有知,也許會對於孔子的評價一臉的不屑。
管仲是一個政治家,其理想是成就霸業,而不是當個沽名釣譽的仁人,所以所謂『仁』和『忠義』這些儒家的概念,大機率管仲是無視的。
但是這些並不妨礙斐潛當下拿孔子的這些話來砸在呂常腦袋上。
你們山東之人,不是推崇孔子麼?
不是都要效仿先賢麼?
現在孔子都覺得管仲轉頭輔佐公子小白,是值得讚揚的一件事情,那麼呂常所謂堅持的『忠義』豈不是就是『匹夫匹婦』之舉?
『管子之所相,乃「尊王攘夷」是也!』呂常盯著斐潛說道,『非相小白是也!』
『不相小白,焉知可否「尊王攘夷」?』斐潛很自然的說道,『更何況……「尊王」暫且不論,這「攘夷」麼……呵呵……』
斐潛笑而不言。
呂常臉色變幻。
斐潛的話,都是軟刀子,但是比真的刀槍還要更犀利。
呂常想了又想,臉上的表情一會兒扭過來,一會兒變過去,額頭上和鬢角處也是冒出了汗珠來。
斐潛也不著急,也沒有繼續用言語逼迫呂常。
良久之後,呂常才長長的撥出一口氣,整個人顯得有些萎靡,連帶著嗓音也沙啞了一些,『有酒水否?』
斐潛微微向著護衛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