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7章 古人非傲吏,兄弟不為情,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皇帝為了遏制官吏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對於『民告官』甚至是採取了鼓勵的態度,比如在明朝若是頂著一本大誥律上告,官吏若是攔阻,便是從重治罪,也確實是在朱元璋時期有人頂著大誥告官成功過,但是仔細看看,那是『士』告官,和『民』還是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畢竟『民』連法律都看不懂,怎麼知道要告什麼?

又要怎麼告?

要走多少流程,要花多少時間?

成本和收穫,是不是值得『一口氣』?

在許多時候,若是自己一個人,這一口氣也就賭了,但是轉頭看看自家老小……

就像是後世很多人宣稱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中有什麼行政複議,但是又有幾個百姓真的懂其流程,能夠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離開本職工作去做這個行政複議?畢竟都是上班時間,百姓要上班,負責行政複議的官吏也上班,甚至還比百姓上班更晚下班更早,想要複議的代價實在是太大,所以資本主義國家之中的所謂可以『民告官』的途徑,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很爛。

處理『民告官』事件的,往往也只是官吏,皇帝大多數時間都要忙著其他事情,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小事』……

因此在很多時候,『民告官』就是一個笑話,一個讓官吏看著普通民眾如何在泥潭裡面掙扎,來獲取娛樂感的笑話。

而皇帝派遣出來的不管是巡風使問事制度,還是監察刺史御史制度,都往往是流於形式,甚至其本身就參與了各種腐敗。古代華夏的這些統治者們為了確保統治穩固,整頓吏治、打擊貪腐,其實也是給了百姓告發官員的渠道。不過,由於朝廷的腐敗和官官相護的影響,大多『民告官』的途徑都很容易被堵塞,以至於百姓往往求告無門。

或是即便是告了,也往往不了了之,毫無下文,等輿論過去了,官吏便是咬著牙表示『此風斷斷不可長』,便是跨省拿人不提。

民告官,需要的不僅是勇氣,付出的往往是生命。

甚至是還要搭上無辜者的鮮血……

而現在於宛城之中,似乎產生出了一些異樣的變化。

這種變化,讓某些人很害怕。

黃忠在宛城開始緝拿商賈的時候,龐有聞起初還不怎麼在意。

龐有聞是龐山民的親戚,按照輩分來說,還算是龐山民的五服之內的堂弟,算是比較親近的那種,小的時候光著屁股跟著龐山民一起長大,比龐統和龐山民的關係甚至都要親近三分。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最開始的時候,龐有聞根本沒在意。

死幾個商賈能算是什麼事情?

即便是臨死的哀嚎傳了過來,也就當做是窗外鳥雀呱噪罷了。

可後來的變化卻開始讓龐有聞不安了起來,他堂哥龐山民竟然准許那些賤民,下賤得和贅婿囚犯一般的商賈,舉報他!

這不可能!

這簡直就是對於他的侮辱!

先是下人急急來報,說是確鑿有人舉報於他,然後龐有聞又是派人去找龐山民,卻被龐山民給拒絕了,並不和其見面……

知曉此事之後,龐有聞頓時心中一涼。

『從事當斷不斷,必受其害!』站在龐有聞身側的一人說道,『如今殺機盈門,難不成要伸首受戮麼?!』

『不!不不不!』龐有聞覺得那些商賈之輩的姓名如同草芥,但是他自己的性命那可就是珍貴無比,豈能輕易浪擲?『如今計將何出?可有什麼妙策?!速速道來!』

『從事啊……既然龐宛城已然動了殺機,若是從事依舊什麼都不做,』那人沉聲說道,聲音不大,卻是嚇得龐有聞一個哆嗦,『定然是性命不保!』

『不,不會如此!』龐有聞下意識的迴避現實,『堂兄不會如此,不會……』

『若非龐宛城首肯,』那人直接戳破了龐有聞的希望泡泡,『誰會動從事呢,誰又有這個膽……』

『主上!』堂下有僕從連滾帶爬的而來,神色慌亂,『黃將軍派了些許兵卒前來,要拿主上!』

『大膽!大膽!攔住他們!』龐有聞大怒,『他怎麼敢?!朱先生,現在……現在應該如何?』

朱先生,自然是姓朱,名野。

朱野露出幾分殘酷的笑意……

朱,是宛城之朱。

也是南陽朱氏。

南陽朱氏,並不出名。和大多數南陽士族一樣,在當下都不出名。

南陽在東漢之中,是沒有大世家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