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1章 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王凱大步向前,意氣風發,摸著在懷裡的說客秘傳,覺得胸有成書。
他今天就是要來當一個偉大的說客!
說教旁人的時候,王凱就覺得自己行了。
在來之前,王凱按照書中所寫,準備了好幾種說辭。
但是最有把握的,王凱覺得還是應該從權柄二字說起。
李典喜歡權柄麼?
必須喜歡啊!
王凱覺得,男人麼,大丈夫,怎能一日無權?
是吧,孫三胖?
有些人覺得權力這玩意很奇妙,或是很玄妙,因為只要手中握著這樣的權柄,就可以隨時掀起血雨腥風,但是同樣的,如果一旦權力失效,那麼原先可以興風作浪的立刻就會變成裸泳的小丑。
權柄二字,看得見,卻摸不著。
說是有形的罷,有官印,有官袍,有儀仗隊,還有鞭子鉸鏈手銬刀槍棍棒等等,都是某種形式上的體現,但是它又是無形的,因為不管是什麼代表了權柄的器物,最先接觸到這些物品的,都不是那些官吏,而是勞動百姓,是貧苦工匠。
王凱卻只是看到了外形,便是覺得自己懂了。
這不是超簡單麼?
可是他不深入,也不清楚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卻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效用?在工匠處只是個物品,在皇帝手裡卻代表了權柄?
有些人站出來,帶著神秘,忽悠著,那是因為上天賜予了權柄!
在封建王朝,地方官員的權利大多數是皇帝,是中央朝堂授予的,或者叫做組織上面授予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會對於組織上層敬畏,對皇帝遵從,可是當皇帝孱弱的時候,地方官員又會立刻變得狂妄自大起來,覺得自己未嘗不是下一個的皇帝?
至少在上層組織沒辦法直接管理到他的時候,他便會無限的擴大自己的權柄,然後施展出一切的能力去攝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實際上,權力這東西,是拿腦子換的。
簡單來說,就像是交保護費一樣,由下層的人上繳了一部分的腦子,讓上層人的代為思考而產生出來的一種畸形物。
當然不是說真的把腦袋撬開,然後掏出一把腦漿來給旁人,而是這麼一個意思。
原本這只是基礎的人類分工協作,但是當有了粗淺的權力的人發現,他們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獲取更多的好處,指使更多的其他人的時候,貪婪就成為了權力者的代名詞。
從古代的巫,到後世的官。
一脈相承。
王凱自然不知道這個,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做事,關鍵是他還覺得旁人的道理都是在說教,聽了就煩躁。
聽不進也不看書,一知半解,半部論語也可以打天下……
這是一種錯位思維,但王凱覺得自己沒錯。
這種錯位的思維模式,也不僅僅存在於官場,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資本家就錯位的認知所有員工的肉體都是他們的,都必須由他們來支配,然後員工中午吃飯時間看個手機都是罪過……
王凱他自己沒有察覺到有什麼問題,就像是那些大熊國的官員,他們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王凱是如此的渴望著權柄,就像是渴望著有一天就有什麼神靈給他施展了大開竅術,然後他便有了什麼通天的本領,絕世的才能。
反正對於王凱來說,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會付出努力,只能靠著開掛勉強過活。之前他開的掛,是鈔能力,但是現在這玩意能力值不足了,他必須找到新的功勳,才能充值。
他來到了漢中。
王凱自己喜歡權柄,因為有了權柄就可以讓旁人乖乖聽他的說教,所以他認為權柄二字,定然也是李典所無法拒絕的。他最討厭那些說教他的人,那些告訴他要怎麼做的人,但是他同樣也討厭那些不讓他說教的人,那些不聽他良言相勸的人。
簡單來說,他說旁人,可以,那是金玉良言,旁人怎麼有理由不聽?旁人說他,不可以,天天說教有意思麼?這我能不懂?
王凱找到了李典,準備好好說一說。
王凱覺得抓住了一個好機會……
漢中比起其他地方來,雖然不大,但是也不小,重要的是漢中之地,李典自己說了算!
這就意味著李典第一次享受到了權柄的美味!
如果這個時候讓李典失去了這個美味的權柄,他能捨得麼?
所以策略不就是出來了麼?
漢中遠離長安,間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