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6章 都很美,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罷,甚至應該是最為嚴禁,最需準確的圖輿,也會是左手畫個圈右手畫個龍,需要看圖人自己意會一下……
最為關鍵的是,很多時候表述的時候,那些列出來的數字是虛指!
劉協之前,還一度以為河寬千丈、樓高百丈之類的是真的,可是等他真的去測量的時候又是傻了眼。同理還有什麼身披千斤重甲,上陣可敵萬人的勐將……
而在董遇的巡風記錄之中,就幾乎沒有這些誇大的,或是描繪性的詞語,更多的是簡單的,直白的表示,使得劉協這麼一看,就能對於實際情況有了更透徹的認知。
劉協將其中的幾封見聞錄挑了出來,然後用手掂著,似乎是在感受著書箋的重量,又像是在感受著董遇字裡行間透出那種分量。
劉協對於大漢天下,對於江山社稷的關心,遠遠的超出他的先輩。恆靈二帝,其實也有糞發塗牆的時候,只不過受到了挫折之後很快就放棄了,似乎是覺得自己不做讓兒子來做也行,兒子不行就是孫子,反正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然後沒想到到了劉協這裡……
愛卿,這幾份風聞錄,不妨看看。劉協將手中的那幾封遞給了宦官,讓宦官轉給劉曄觀看。
這幾封風聞錄,是劉協感覺分量最重的幾封。
在這幾封風聞錄之中,董遇寫的大部分都是鄉野之事,田間地頭,而這些事情,在很多時候官吏是不屑於去寫的,表面上是說這些事情太瑣碎了,而且太粗俗了,不利於觀瞻,但實際上是因為這些官吏大多數時候,根本就不會去親自了解實際情況,自然也就說不出寫不下來。
董遇不一樣,他詳細敘述了他在關中村寨之中看到的一切,描述了關中家庭的田畝,牲畜,種植,養殖的各種事項,並且還將這些資訊以畫圖的形式勾勒出來,當然,這也是使得他的書信量特別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董遇的描述裡面,關中的農戶的生產活動幾乎是栩栩如生。
甚至董遇還註明了關中和山東之間的農戶,在種植養殖上面的差距,重點寫了農田,家禽,餘地,灌既等等八個方面,都是寫實的,甚至還有圖形作為對比,幾乎讓劉協看到了關中和山東農戶之間的那些真實細節上面的不同。
大殿之中針落可聞,劉曄低頭緩緩的翻動的聲音,聽起來十分清晰。
過了片刻之後,劉曄將風聞錄放下,表示自己看完了,啟稟陛下,董巡風所言,甚為詳妙,誠可作為參考。
真是……寫得好啊,閱之便如親臨所見一般……劉協感慨著,然後用手輕拍著其餘的一疊的風聞錄,大漢……真是需要此等忠誠臣子啊……
這話說得真是……
劉曄在一旁默然不語,裝作沒聽見。
劉曄本身是沒看過這個風聞錄的,但是他看了之後,忽然有些明白為什麼在許縣的尚書檯也沒有限制這些書簡,送到了天子劉協面前。只不過這其中的原因,恐怕是不能和天子劉協說明的。
稍微提及一點,都是不能!
雖然說大多數的事情,基本上都和利益相掛鉤,大部分人之間的矛盾,都是利益分配不均而形成的,但是基本上不會有人會直接捅出來的。領工資,娶老婆,生孩子,這種說法明顯就沒有事業,愛情,家庭這樣的好聽,雖然說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是大多數人就覺得的後一種說辭更有格調。
直言之人,往往都招人嫌。
可偏偏董遇直言了,兩個尚書檯都沒嫌,這其中奧妙……
劉曄身處於許縣,對於關中政治圈子距離比較遠,但是對於許縣的尚書檯,或是曹操的丞相府的想法,大概還是能猜出一二三來的。
大多數時候,一些政治上的舉措,背後都是利益的交換。
董遇此人,劉曄也是略有耳聞,也僅僅是略有耳聞。
這一次關中派出了使者,說是要向天子賀喜,並且繳納隨貢,表面文章做得很是到位,並且隨同使團,也帶來了不少信件。在這些信件之中,大部分的都是寄回家的,而給天子劉協的,也就只有董遇一個人的風聞錄。
之前劉協封的關中巡風使,雖說不多,但是至少也有二三十人了罷!
光看表面事項,往往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而且似乎表面上看起來,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董遇的風聞錄,確實寫的很好。
董遇的風聞錄,不像是其他人的奏章,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彷彿是表示皇帝若是不按照奏章上面的來做,就是不配當皇帝,就是愧對列祖列宗一般,恰恰相反,董遇風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