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資治通鑑現場解說,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治通鑑》中華書局版第268~269頁
陳勝、吳廣都是被內部人殺掉的。
殺吳廣的是楚將軍田臧,是吳廣當時的部下。田臧矯詔殺了吳廣,並把吳廣的人頭送給陳勝報功,陳勝還加封了田臧的官職。
吳廣好歹還是被將軍殺的,而陳勝卻是被自己的司機殺的,“其御莊賈殺陳王以降”。在吳廣這兒,殺牛用了牛刀,在陳勝這裡,殺老虎只用了“雞刀”。
第一代農民革命家到此就開始永垂不朽了。
陳勝、吳廣起義,意義很大,在“文化大革命”時,意義直追盤古開天闢地,在今天,意義也不能低估,反對暴政,是有永恆價值的。
我們要關心的不是所謂歷史意義,而是歷史細節或情節。兩位開創革命事業的領袖怎麼都死得這麼不值當呢?
從歷史學家採擷的細節來看,陳勝起義之後,有些作威作福,眼睛天天往上翻,看不見親朋好友,“苟富貴,勿相忘”,也忘了是哪個傢伙說的了。所謂“權勢”,陳勝得了個“勢”字,全國形勢因他而改變。但是“權”字,這位農民哥哥顯然玩得不怎麼樣。權者,生殺予奪也,恩威並用也,陳勝、吳廣威不足以懾部下,恩不足以結左右,在大###時期,雖居於高位但最後被玩殘也在情理之中。
把權用好,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權力來之於機遇,如陳勝;來之於傳統,如繼承於父輩的二世、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