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資治通鑑現場解說,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拼西湊一些理由,扯半天沒用的,不敢直入主題。
司馬光沒搞“臣光曰”,但給孔子的後人孔鮒來了個特寫鏡頭。孔鮒認為,我們老爺子的這一套東西用處大著咧,秦始皇個蠢貨不懂,我刻個光碟存起來,以後這幫做皇帝的孫子們,都要來下載我的文件,這叫智慧財產權有償轉讓。後來,還真讓這位聖人的N代孫子給說準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大一統:誅殺異己
盧生說始皇曰:“方中: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闢,真人至。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然後不死之藥殆可得也。”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始皇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洩吾語!”案問,莫服,捕時在旁者,盡殺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群臣受決事者,悉於咸陽宮。
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因亡去。始皇聞之,大怒曰:“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軍於上郡。
——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版第245~246頁
侯生與盧生按現在的說法,是體制內的知識分子。他們忽悠皇帝哥哥,讓他神出鬼沒,不要讓別人知道他晚上睡在哪兒,說這樣可以做“真人”,可以避鬼。侯生和盧生的建議,在今天看來,是一條不錯的保安措施,據報道薩達姆哥哥曾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用過,有一次居然扮成貨櫃車司機在巴格達大街上晃悠。“子不語怪力亂神”,侯生與盧生的作為,顯然不是所謂的“醇儒”,不過方士而已。
始皇帝殺人像殺只雞一樣,讓這哥兒倆對“伴君如伴虎”體會深刻,於是辭職不幹,還在背後埋汰老闆。有時候,像侯生、盧生這樣不入流的知識分子,做批評家卻很到位,也很會罵人,他們估計不會罵皇帝專制,那時也沒那個覺悟,罵皇帝暴虐倒有點兒靠譜。罵得準了,被罵的就很生氣。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結果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
要說這件事,不算太了不得,朱棣殺方孝孺十族,幾百幾千也殺過。但和“焚書”一事連線起來,案子的性質就嚴重了,“焚書坑儒”,嬴政哥哥算是被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秦始皇好殺伐,這可能是其性格使然,後世朱元璋、朱棣父子殺起人來也很瘋狂,但是後世暴君比賽PK時,秦始皇得到的簡訊投票最多。
這件事讓皇長子扶蘇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他勸諫父皇,儒生讀孔子的書,聽孔子的話,是社會穩定的力量,這樣搞不合適。秦始皇沒聽他的話,把他打發到上郡,和蒙恬一起監督修造長城去了。
這一去,讓他丟失了繼承權。
大一統:秘不發喪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餘子,少子胡亥最愛,請從;上許之。
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觀藉柯,渡海渚,過丹楊,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峽中渡。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立石頌德。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邪、之罘。見巨魚,射殺之。遂並海西,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病益甚,乃令中軍府令行符璽事趙高為書賜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趙高所,未付使者。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車中可其奏事。獨胡亥、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之。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版第247~248頁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這個大帝國的誕生,是秦幾代君主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嬴政居功至偉是毋庸置疑的。秦始皇是個非常有創意的領袖,他統一中國後,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從政治制度的創新到“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百代皆行秦政制”,牛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