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厚黑學,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它,它便為你搏取獵物,餵飽了,它就飛掉了。如今的這些大將,都是還未出獵就都早已被鮮湯美肉喂得飽飽的,因此派他們去迎敵,他們都掉頭不顧。
“至於岳飛卻不是這樣,他雖然擁有數萬兵眾,但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對他也未有什麼特別的恩寵,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低階軍官,這正像飢餓的雄鷹準備振翅高飛的時候。如果讓他去立功,然後賞他某一級官爵,完成某一件事,給他某一等榮譽。就好像獵鷹那樣,抓住一隻兔子,便餵它一隻老鼠;抓住一隻狐狸,就餵它一隻家禽。以這種手段去駕馭他,使他不會滿足,總有貪功求戰之意,這樣他必然會為國家一再立功。”
這位郡緝將岳飛看成一個貪功求利的人,實在是對英雄的曲解、貶低。
但是,他在推薦書中顯然涉及到了兩種封官的手段:一是分割封官的過程,不能一步到位。封官如同商品交換一樣,“得一兔則飼以一鼠,得一狐則飼以一禽”,立小功封小官,立大功封大官;要把封官的過程拉得特別長,使臣下的官欲永遠不會有滿足感,這樣他才會總有立功的動力。火箭式的封官辦法是不可取的。
二是封官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最好永遠不要到位。官做大了,立功進取的意志便懈怠了;一旦官做到了頭,不但立功進取的意志消失了,而且還可能滋生野心。從歷史上看,那些官職到了頭的人,如王莽、曹操、司馬昭等人,最後變成了篡權者。
貪功求利,乃是人性的致命弱點,只有明白這一點並充分加以利用,才能真正把握封官晉爵的玄機。
每個人都會有給人好處的經驗,而惟有給人好處,才能從別人身上也得到一些好處!如果從不給人好處,那麼這個人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給人好處是有一些學問的,別以為“給”這個動作很容易,給得不恰當,不但對方不會感激你,有時還會怨你哩!你白白損失“好處”,又招人怨,天底下再也沒有什麼事比這更冤的了。
所以,要給人好處,就要給得恰到好處,也就是說:不輕給、不濫給、不吝給!
所謂“不輕給”就是不輕易給對方,總是要讓對方為這好處吃一些苦頭、花一些心力,讓他在付出之後才得到,這樣子他才會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好處。
如果你因為身上有太多好處而隨便給人,或想以好處來討別人歡喜,那麼他不但不會珍惜這些好處,對你也不會有任何感激之心,反而還會嫌少、嫌不夠好,甚至一再向你要好處,你如不給或給得不如前次好、不如前次多,對方便要怪你、恨你,比你不給他好處還怨得深、恨得厲害!
不過,“不輕給”也要拿準分寸,如果你是故意不給,或擺明有意要在“折磨”他之後才給,那麼你有可能招怨;你要向對方表明你的好處其實不如他所想的那麼好那麼多,要給他也有身不由己的困難,或是還要同他人研究研究等等。
決定給他好處了,你也要讓他知道,你是如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促成這件事。這樣子,對方受了你的好處,心裡多少也會有壓力,對你的感謝自然不在話下,而且也不會動不動就來向你開口,這樣你給人好處才給得有價值有意義!
“不濫給”就是“不亂給”,該給誰、給多少都要有準則;否則會出現和“輕給”一模一樣的後遺症,而且還會造成是非不分的結果。
“不吝給”是指應該給、必須給、不得不給時,就要毫不吝惜地給、慷慨大方地給;不怕給得多,只怕給得少。這種情形包括人家有恩於你時、獎賞有功的屬下時、要重用某人時、要收賣人心時以及情勢所迫時。
古代有很多皇帝就是因為“吝給”將領好處而吃苦頭!而最不吝給的當屬劉邦了。劉邦還在打天下的時候,有次遭圍困,便馳函叫韓信來救,韓信覆函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以方便調兵遣將,劉邦有被韓信威脅的不愉快,正要發作,張良踩他一腳,劉邦立刻說:“男子漢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於是立刻封韓信為王,派人馳送印信,調兵前來解圍!劉邦的“給”,給得多漂亮!而項羽之敗,其實也就敗在“吝給”,可見好處能不能給得恰到好處,是影響重大的!
嚴格要求,減少錯誤
有些主管認為沒有必要與下屬過不去,也以為反正是為公司賺錢,自己沒有額外利益,得過且過算了。
下屬最喜歡這種型別的上司,凡事只要合格就夠了,不求更好,上司也含糊過去,壓力就減至最低點。可是,工作一旦發生錯誤,這類上司不願為下屬承擔責任,而且為了能向上級交代,乾脆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