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部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考甚矣。
△《脈訣刊誤》·二卷、《附錄》·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元戴啟宗撰。啟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龍興路儒學教授。考《隋書·經籍志》載王叔和《脈經》十卷,《唐志》並同,而無所謂《脈訣》者。呂復《群經古方論》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託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且續歌括附其後,詞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說良是。然以高陽生為六朝人,則不應《隋志》、《唐志》皆不著錄,是亦考之未審。《文獻通考》以為熙寧以前人偽託,得其實矣。其書自宋以來屢為諸家所攻駁,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淺俚易誦,故俗醫仍相傳習。
啟宗是書,乃考證舊文,句句為辨,原書偽妄,殆抉摘無遺,於脈學殊為有裨。
明嘉靖間祁門汪機刊之,又以諸家脈書要語類為一卷,及所撰矯世惑脈論一卷並附錄於後。以其說足相發明,仍並載之,資參考焉。
△《醫經溯洄集》·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王履撰。履字安道,崑山人。學醫於金華朱震亨,盡得其術,至明初始卒。
故《明史》載入方技傳中,其實乃元人也。嘗以《傷寒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