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不足之處,一代女嬌,飛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曲的心態,乃是為了急功近利,想要贏人一把,這恰恰又是違返了伯牙彈曲的本意:
想當年伯牙到晉國做了上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仲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一時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樵夫聽著那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的琴音,不時語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又語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聽到讚揚,知道遇上了知音,心中大喜,連忙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之後,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此乃感人至深的遇知音的故事,也為這所曲子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因此,後人一般不會選曲子來參賽,因為後人再無一人能夠有伯牙彈此曲的心態,也不會有子期那樣識琴音人的心態……”
哇塞,這是略懂【高山流水】之人能夠講解得出來的水平嗎?聽到這裡,屈寧忍不住暗中稱讚起王爺來。依她看哪,這種解說只有大宗師級別的人才能解釋得出來。此刻她真懷疑王爺剛才所說的,他乃是略懂【高水流水】之曲之人。想她用盡了一生的功夫彈湊這曲【高山流水】,彈得如何,她雖不敢說達到了宗師級別,但優良級別還是敢說的。可王爺的一翻見解,卻把她一生的功夫摧毀得體夫完膚,讓她越聽心裡越鬱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