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1978歷史不再徘徊,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會覺得累,老太太可以幹成年人的活,而且一年得上五百多個勞動日的報酬是常事。歹地可以長出好莊稼,狐狸可以養成家畜,農民點燈不用油,只要拉一根線,一個玻璃泡就會發出耀眼的亮光,就是點十盞油燈也趕不上。

還有山西的李順達。他說,在蘇聯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民,根本不像我們這樣從天亮幹到天黑,人家勞動一點也不累,地裡莊稼卻長得很多。一到星期天,大家都休息。

還有廣東的汪漢國。他說他看到人家穿的吃的和用的,就連自己村子裡的地主也不如人家。老年人可以白吃飯,不幹活,病人可以到醫院去治療而不用花錢,孩子們都可以送到託兒所去,做父母的既不用操心又不用花錢。

那時候大多數農民還不懂得什麼是工廠,什麼是城市,什麼是電燈電話,什麼是西服領帶,不懂得拖拉機是什麼,坐汽車是什麼感覺,他們會用火柴去點電燈泡,會被收音機裡的聲音嚇得逃走,他們幾乎不懂得土地以外的一切。現在聽說居然有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可以想見其如醉如痴的嚮往之情。合作社看來真是一個好東西。在以後的一年裡,農民們把合作社的數量增加了九倍。可是,他們還是不會知道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城裡人正在急切地等待著他們的糧食。不到半年,大局即定。糧食的收購計劃則不僅完成,而且居然超過三十多億公斤,令城裡糧食購銷平衡有餘,庫存也有了增加。不過,農民始終沒有看到報紙上面描述的“天堂”。

合作化程序的驟然加快肇始於糧食的匱乏,現在糧食的問題終於解決,而農村裡面新的組織在意識形態上也能與共產黨的宗旨合拍。在合作化的歷史上,經濟的目的與政治的動機能夠彌合無隙的情況並不多見,1955年和1956年是其中一次。然而若以為從此可以無所不能,那就是既不瞭解經濟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會像擊垮蔣介石的軍隊那樣,一夜之間摧枯拉朽,也沒有認真地調查農村的情形,聽取農民的申述以決定符合實際的步驟。倘或在處理具體的爭論時又師心自用,但憑一人之判斷去裁決異常複雜的經濟問題,那麼,合作化運動未能把初步成果引向最終成功也就成為必然。

照過去方針辦(7)

在第一個回合的爭論取得勝利之後,我們的國家開始用一種樂觀的眼光打量自己,熱情一發不能收斂。有了1955年的萬隆會議和日內瓦會議,人人相信世界將會給他們十年到十二年的和平。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中國的農民將會使糧食的年產量達到五千億公斤,而不是原來所設想的三千億公斤;棉花的年產量也將達到一億二千萬擔,而不是原來計劃的五千六百萬擔,也就是說,“比較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最高年產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二百”(實際上,中國的糧食產量在1992年所創的紀錄為4450億公斤;棉花在1984年為歷史最高紀錄,12154萬擔。)毛澤東把這些數字寫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中,整個權力機器也都圍繞著這篇序言旋轉起來。國務會議現在把半年以前北戴河會議定下的計劃全部推翻,把毛澤東的序言當作了計劃指標予以透過。計劃的全稱叫做《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這時候全世界都在談論核戰爭,就連蘇聯人也不能不感到緊張。美國人格外地傲慢,毛澤東卻不以為然。他說美國人那點東西,不大算數。一億噸鋼,幾百個氫彈,中國要超過,這是因為“中國有兩條好處,一曰窮,二曰白,一點負擔都沒有,美國在華盛頓時代,也是白,所以發展起來也是很快的。蘇聯開始也是白。富了不行”。《人民日報》的社論也跟著添油加醋,說中國人可以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新的計劃。(《人民日報》1956年1月1日。)這時候整個中國都被鼓譟起來。

那幾個月裡,中央政治局裡談論的話題還有: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非斯大林化”,從波蘭到匈牙利的自由化,國內的學生,鬧罷工的工人,知識分子是否已經與共產黨同心同德,原子彈,民族隔閡,階級鬥爭,雙輪雙鏵犁,婦女是否該穿漂亮的衣服,時裝舞會,旱災,掃盲,美蔣特務,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人要不要避孕……但是,最令大家亢奮不已的事情,是要將十二年的計劃提前五年完成。很顯然,過去幾個月來,毛澤東的激情影響了他的同事們按部就班的步調,並且很快傳染到全國。薄一波說他覺得整個中國“充滿了形勢逼人的氣息”。就連一向冷靜的周恩來這時候也歡欣異常,他說“新大陸早就存在,而我們發現得晚了”。

但是才過了一個多月,周恩來就意識到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用鍵盤拆彈驚呆松田

一瓶陳醋

綁架媽媽

指點迷津

超神話降臨

鐵卒

仗劍訣

標點

琉璃妖姬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