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益州政事!,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謝肥仔7931,眷戀那段情的月票)
行了幾日的路,一行人遠遠見到了益州城的輪廓,離開一個月之久,他們還真是有點懷念,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城門口,得到訊息的上官儀已經率領官員等在門口迎接李愔一行人,松州大捷的訊息早已傳遍了益州城的大街小巷,百姓們口口相傳,心中踏實了不少,他們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會有外族入侵劫掠,可以安安心心地過日子了。
而那些圖謀不軌的人也是夾起了尾巴做人,李愔可以砍掉兩萬吐谷渾人的腦袋,同樣可以把他們吊死在城門口,同時,松州大捷也深深震懾了各州的豪強士族,他們對李愔的實力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打消了陰奉陽違的心思。
於是,上官儀很驚訝的感覺到,在松州大捷訊息傳來以後,無論是益州還是其他各州的秩序都提升了不少,各種政令的傳達也如流水一般迅速,不像以前那樣,傳達了很久還得不到實施。
他正想著,李愔一行人已經到了益州城門口,上官儀帶著官員行禮,恭聲道,“益州官員恭迎殿下歸來!”
“免禮!”李愔揮了揮手,掃了一眼官員們,王銀龍,竇賢德,崔章,崔通,佟年,都在,個個都是精神抖擻,狀態不錯,“進城吧,回王府再說!”
“是,殿下!”官員們讓開了一條路,李愔一騎當先走了進去,在他們一行人後面跟著的是松州抽調的精銳守軍,步兵,弓箭手,騎兵加起來越五千餘人,他們將進駐益州城南的大營,作為中央軍的主力。
李愔選擇進城的地點是北門,他特意讓軍隊從南到北走一道。以展示益州軍的雄風,這和閱兵儀式的道理一樣,震懾宵小,增強民族自信心。他自是為了增強蜀地百姓對他的信心。
軍隊入城立刻吸引了百姓們的注意力,他們看著身穿銀甲計程車兵心中震撼,只是這幅行頭就讓他們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一些壯丁也打起了參軍的主意,穿上這套盔甲簡直太帥了。
這些觀看的人群中也包括其他地方的商人,對經商的他們來說,他們希望的就是一個安穩的商業環境,這樣的他們的資產才不會受損,年年發大財,因此也是跟著歡喜起來。
經過王府的時候。李愔讓秦懷玉幾個把軍隊帶回大營,他和政務官員一同回了王府,這一個月他們肯定有不少事情要和李愔說,而且關於新增七個州的事情他也得和上官儀等人商議一下。
“殿下!”崔鶯鶯早就等在了王府門口,和她一起的還有蘇沫兒。兩人都是含情脈脈地望著他,李愔心中一暖,最難消受美人恩啊!
眾人面前李愔也不宜和他們有太過親暱的舉動,只是露出了一個笑容,這時候鄭氏姐妹也從馬車上下來了,見到崔鶯鶯她們立刻掉下了眼淚,向崔鶯鶯走去。
崔鶯鶯從李愔那裡已經知道了兩人的遭遇。心下憐惜伸手攬住兩人輕聲安慰。
李愔讓榮達帶著王珪先去行館,他帶著一眾官員去了正殿,讓崔鶯鶯先帶著鄭氏姐妹回南院,商談完正事再和她們團聚。
一眾官員進了正殿,上官儀先是領著官員齊齊向李愔行禮,道:“恭喜殿下取得松州大捷。”
李愔很詬病古代繁瑣的禮儀。但也只得入鄉隨俗,待官員們行禮以後,李愔道:“這一個月益州的各項事宜沒有出現什麼差錯吧?”
上官儀道:“回稟殿下,一切都在正常進行,秋糧已經收下來了。按照你的吩咐,各個州縣的糧管所已經建立起來,目前正在收公糧,糧種基地也在籌建中,冬小麥已經種植結束。”
糧食是大事,關係到百姓的肚子問題,李愔道:“公糧是按照什麼價格收的?”
“按照目前的市價每鬥三文錢收的,一畝地按照七石的話就是二百一十文錢,這一季大豐收,百姓家的餘糧都很多,往往都是上百石的賣給糧管所,還有一些外地的商人也趁機在收購糧食,他們的價格比糧管所貴,臣還想問殿下要不要控制一下?”
李愔思索了一下,反正錢是進了益州百姓的口袋,而且糧管所也不需要這麼麼多的糧食,民間形成自發的糧食市場也是種趨勢,於是道:“這就不需要了,但是要控制一些商人屯聚居奇,惡意炒高糧食價格的行為。”
“是,殿下!”上官儀應道。
上官儀說完,佟年說道,“盛唐商會的榨油作坊已經開始生產食用油了,白糖作坊也在建設中,佟玉派來的匠人正在教授奴婢製作白糖的工藝,還有帶來紅薯粉條工藝。”
李愔滿意地點了點頭,桃園的技術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