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益州政事!,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持還是很給力的,也不枉費他蒐集各種生產工藝讓他們學習。
佟年說完以後,王銀龍等人一一把工作上的事情向李愔彙報了一遍,這些問題中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個是王銀龍提出的商業市場規範化的問題,隨著益州商業發展,來益州的商人越來越多,貿易額也是不斷增長,但偷稅露稅的問題也突顯起來,雖然有著市易司的管控,但效果不是很好。
這個問題李愔沒有立刻給出王銀龍解決方案,現在的政務學院中已經開設了工商管理這一科目,以後會透過他們這些人才慢慢改變益州的現狀,當然現在也不能坐視不管,所以,李愔打算引入發票機制,商業交易必須出具發票,雖然這個方法不能杜絕偷稅漏稅,但是的確可以減少一些。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崔章提出的戶籍,上官儀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以後,他發現推行起來很困難,而且這麼龐大的量讓益州的官員根本忙不過來,所以崔章提出要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戶籍。
戶籍的確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管是賦稅還是治安管理都離不開戶籍,因此李愔也是格外的重視,他道:“本王正想著把各州縣的武侯亭獨立出來,交由錄事參軍管理,形成一個獨立的律法機構,制定和執行律法,這戶籍制度就專門交給武侯亭管理吧。”這裡的武侯亭就相當於現代的公安局,每個州縣鄉都有,這樣李愔的軍政法算是初步形成了。
崔章大喜,這等於是變相給他升官了,手底下也有人手了,但他又繼續說道:“可是百姓對這個戶籍制度並不感興趣,很多都不願意辦理。”
“這個簡單,你通知州縣鄉的武侯們,讓他們貼出告示通知百姓現在集中辦理戶籍和身份證,到明年六月份截止,這個期間內,辦理戶籍和身份證是免費的,過期就收費,並且註明以後進城都需要審查身份證,孩子上學要身份證,購買耕牛農具,賣公糧,經商,在盛唐錢莊存取錢都需要身份證,總是要讓他們感覺到身份證的重要性,他們自然會辦理。”李愔給崔章打了個比方,崔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談完這些,李愔笑著說道:“上官儀,你這幾天擬定一項政策出來,鼓勵百姓多多生育,這麼大封地只有二百萬左右的人口也太過寒摻了,這一路走來,不是說千里無人煙,有時候幾十里路一個村子也看不到。”
若是以前上官儀還能說百姓太窮了養不起孩子,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個個家中糧食滿倉,生十個八個也養得起,於是道:“是,殿下!”
又和這些官員討論了一些政務,李愔宣佈了李世民對他的封賞,“還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你們,從今日起,本王不再是成都王……”
一眾官員聞言大驚失色,王銀龍道:“殿下,這…這…是為何,你不是立了大功嗎?
李愔只是想逗逗他們,效果達到了他笑道:“陛下有旨,將本王的二字王改回一字王,以後本王還是蜀王。”
“殿下,你真是嚇死我們了!”崔章捂著胸口道,他這剛因為升官感到輕飄飄的,陡然一下全身冰涼,真是冰火兩重天。
其他官員也是鬆了口氣,這益州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那裡能離開李愔,接著,他們都是連連恭賀起來。
上官儀也是大喘氣,“殿下,以後可莫開這樣的玩笑了。”
李愔哈哈大笑,又道:“還有一件事,除了封號的問題,陛下還將原來屬於巴地的七州分封給了本王,你們回去商議一下如何接手。”,這十七州加在一起南北長一千餘里,東西長九百餘里,面積不小算的上是一個小國了。
“巴地七州?”上官儀聞言眉頭微皺,雖說李愔的封地又大了一圈,但是這七州又得讓他費不少力氣治理,不過隨即他又釋然了,這土地多還不是好事嗎?現在李愔提倡生育就是為了擴充人口,幾代以後,這裡的土地還不見得夠用呢!
幾件大事討論完了,上官儀帶著官員們回去辦公,李愔回來了他們就有了主心骨,其他的小事可以慢慢和說,也不急於一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