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淵駕崩!,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產鋼管的企業進行嚴格的管控,雖然說這可以減少類似的情況發生,但是你們同樣要做好心理準備,加強對海商的警惕性裡,他們明面上海商,背地裡說不定就是海盜。”
“是,我們明白了。”兩人齊聲說道。
李愔聞言點了點頭,這些年中李愔一直在觀察工業化給益州帶來的變化,不得不說工業**讓益州甚至大唐百姓的生活越來越滋潤,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物質生活的提升催發著每個人的內心的*,他們都想應有更多錢的獲得更多的物質享受,於是一些膽大妄為之徒便把目光放在了海外,在大唐他們不敢胡來,這是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國家,而且還有著強大的武裝和嚴格的律法。
但是在海外他們就如同出籠的野獸,而對著這些想要非法獲得財富的人來說槍械無疑是他們最好的工具,而冷眼注視著這一切的李愔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大航海時代已經來臨了,只是不同於現代時空,這個大航海時代是在大唐開始的,而主導海洋的人是大唐人,而與其同時他不得不開始擔心一個在大航海時代必會出現的問題,那就是海盜勢力的崛起,李愔仍然記得,在西方時代不少軍人帶著軍艦叛離軍隊變為海盜,而這個問題他不得防著。
交代了兩個人防禦海盜和加強對武器裝備管理的事情,三人正欲登上一艘巡洋艦,這個時候李愔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裡面傳來是崔鶯鶯的聲音。
“什麼事情?”崔鶯鶯的語氣有些焦急,李愔問道。
“皇祖父昇天了。”崔鶯鶯緩緩說道。
“什麼時候的事情?”李愔這些日子一直都是呆在菲律賓,並不瞭解益州的事情。
“是昨天晚上,睡著之後他就沒有再醒過來。”崔鶯鶯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李愔。
“父皇那邊你通知了嗎?”李愔問道。
“通知過了,父皇說讓我們把皇祖父的遺體運往長安。”
“我明白了,我現在就回去。”李愔說罷掛了電話,如今的李淵已經是七十七歲的高壽,當年他的病被治好的時候,孫思邈就告訴他李淵的身體支撐不了幾年,沒想到這個事實卻是成真了。
朱由之和秦懷玉見李愔的臉色陡然陰暗下來問道:“殿下,出了什麼事情?”
“太上皇駕崩了,你們隨我一起去長安吧。”李愔對二人說道,李淵在益州生活了五六年,和兩人都很熟悉,而且兩人都是益州的重臣,沒有不去的道理。
“是。”兩人同時點頭。
讓兩人把手頭的事情交代了一下,李愔帶著二人乘坐飛機返回了益州,這個時候李淵的遺體已經被安放在了前往長安的車上,太子府中兕子和三個皇子也都是從學校回來了,說起來,因為李世民以前和李淵的冷淡關係,李世民的子女對李淵的感情並不濃厚,但是這些年在益州的朝夕相處倒是讓他們對李淵有些感情,兕子和三個小點的皇子早已是泣不成聲,李恪也從荊州趕了過來,他的神情哀切,但是並沒有像其他皇子一樣對著李淵的遺體哭泣,倒是崔鶯鶯,吳王妃這些女人不斷掩面抽泣。
“六郎。”見李愔風塵僕僕的趕來,李恪道:“皇祖父去的很安詳,哎,生死有命,非人力可以勉強。”
李愔嘆了一口氣,心裡有些難過,道:“我們還是把皇祖父的遺體送往長安吧,及早入土為安才是。”
李恪點了點頭,道:“對了,還有一封信,據說是皇祖父當晚寫下的,讓你轉交給父皇的,皇祖父似是明白他挺不過來了。”,說罷,李恪把一個密封的信件交給了李愔。
“信?”李愔接過厚厚的信件,心想可能李淵還有一些事情想和李世民交代,於是把信件收了起來。
安慰了一下眾人,李愔壓抑著低落的情緒,畢竟這裡還需要他主持大局,他不能像其他皇子一樣無所顧忌地悲傷哭泣,安排了一下相關的事宜,他和皇室的成員帶著李淵的遺體一同向長安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