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平演變,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下說的是那個最近和鄭冰露走的很近的那個士子嗎?”蘇沫兒臉上還有未褪去的紅潮,手指在李愔的胸膛上畫著圈說道。
點了點頭,李愔道:“沒錯,你最近讓人盯緊了他,敢在我的地盤挖牆腳,看不把他的屎給打出來。”
“什麼屎不屎的,殿下好歹也是蜀王,傳出去多讓人笑話。”蘇沫兒用頭拱了一下李愔,不滿李愔爆粗口。
李愔嘿嘿一笑,不以為意,過了一會兒,蘇沫兒又道:“只是殿下這樣大張旗鼓地出兵吐蕃,陛下會不會有什麼想法,現在益州搞出來這麼大的動靜,又是東征琉球,又是西討吐蕃,而且蒸汽船的事情恐怕已經天下皆知,殿下這樣獨立專行,恐怕不好吧。”
“這個就不用擔心,做這些事情之前我都和父皇透過書信了,有個兒子為他開疆擴土他高興還來不及,而且從一開始他就很支援我的殖民計劃,允諾我可以動用軍隊進行征伐,至於蒸汽船的事情,他也不以為意,這些東西掌握在他的兒子手裡,總比掌握在那些門閥手裡要強的多吧?”李愔得意道,他拍了李世民兩年的馬屁,對李世民是有求必應,再得不到李世民的支援就說不過去了。
蘇沫兒點了點頭,接著道:“陛下如此寵愛殿下是好事,也是壞事,從我得到的情報上分析,最近士族似乎是越來越團結了,而李承乾也是利用這個契機大肆發展在朝中的勢力,李泰也不甘示弱,而吳王殿下反而是落了下風。”
“我明白你說的,從煤礦的事情上我已經瞭解了一些東西,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應對,現在有了基本的思路。”李愔沉吟著說道。
“哦,殿下想到什麼辦法?”蘇沫兒驚奇道。
“拉一個打一個。”李愔目露精光,“俗話說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這些世家大族團結在一起無非是利益的趨勢,但如同秦王驅逐六國一樣,這些國家雖然有共同的敵人。但是也有各自的利益,只要分而化之即可。”
“那殿下打算如何分而化之?”蘇沫兒越加好奇。
“商利!”李愔道,一種制度只會被另一種制度打敗,他曾經答應 李世民在益州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大唐發展,那麼這就是一個契機,“益州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都需要從其他 地方進口,而從誰的手裡進口則是我說了算,利用這一點,我就可以拉攏一批人對抗另一批人。然後我們就可以坐收漁利了。”
李愔一番話說出來,蘇沫兒是連連點頭,李愔也曾經和她打過比方,益州現在就等於是世界工廠,他從其他貧窮的地方收購原材料。把這些原材料加工出來以後再買回去,這樣既可以節省人力提升益州的工業發展速度,也能把大唐其他地方帶動的富裕起來。
“那這麼說,殿下現在是打算是放鬆一些技術方面的限制了?”蘇沫兒抬頭問道。
“沒錯,不然我也無法向父皇交代,現如今我們只需要把工業掌握在自己手裡就行了,農業上的一些東西。還有一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東西完全可以作為專利賣出去,比如棉花之類的,這些東西需要大規模的種植,只靠益州是不行的。”李愔分析道。
這些日子以來李愔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農產品再新奇但是賣不出價錢,這樣死攥在手裡也沒用。而且這些東西只要賣出去就等於傳播出去了,因為今年其他不少地方都開始種植土豆了,相對的,益州的土豆銷量減少了,這讓李愔陡然明白過不了幾年他從現代引進的農作物就會在大唐遍地開花。到時候益州的農業就會失去優勢,益州百姓的收入就會減少。
那麼如何保持益州的優勢呢?很簡單——利用工業,既然我有的你也有了,那麼我就不做這種賣力不賺錢的活了,而是從你那裡收購水果蔬菜,加工過後,做成加工食品繼續再賣給你,永遠保持優勢。
“殿下說的也是,等他們都種上這些東西以後,自然打破頭要把東西賣給殿下,到時候他們還不是要以益州馬首是瞻。”蘇沫兒笑道。
“聰明!”李愔閉上了眼睛疲倦的睡去,接下來他就要幹一件顛覆大唐門閥體制的大事了,只是這個過程也是個漫長的過程……
盛唐商會,王濤如同往常一樣把井鹽賣給了盛唐商會,從商會的賬房那裡領了三千貫的錢票以後他滿意的點了點頭,說起來從他加入盛唐的商會的鹽業以後,收入反而比以前還要高了,而且承擔的風險也相對來說少了不少,因為只要把鹽賣給盛唐商會,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不同他去管了。
點清了錢票,王濤把錢票小心翼翼地塞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