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〇五節 當時只道是尋常,他從末世來,竹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也稱為補園,園內建築物大都建成於清代,其建築風格明顯有別於東部和中部。
從圖上看,拙政園沒有明顯的中軸線,沒有傳統的對稱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疏朗開闊,近乎自然,是蘇州諸多園林中佈局最為成功的範例。
板北側是巨大的翠竹圖。堂內除了花幾,琴桌等傢俱外,還有四塊大理石屏,顯出江南文人園林主要廳堂的莊重和典雅。
雲落哪有心思去瞧風景,只顧著與兩個女朋友勾勾搭搭的,安初遇的一顰一笑,顏沉魚的一嗔一怨。三個人走出蘭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著一座巨大的石峰。狀如雲朵,巋然兀立。
西側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峰叫做綴雲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了遊客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
繞過綴雲峰,就可以看到這兩塊山石,一東一西,雲聯璧峰。許多人來到這裡。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因為華國古典文學鉅著《紅樓夢》,書中描寫的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
過了假山,即是拙政園的東部主要景色。明代年間,刑部侍郎買下東部後,建造歸田園居。園內有山島、荷池、松岡、竹塢。好一派田園風光。這一部分的主要建築物,除了蘭雪堂外,還有秫香館、天泉閣、芙蓉榭等。
由山石與蘭雪堂間的大道,一路西行,可至涵青亭。涵青亭是依牆面水的一座半亭。主亭平座挑出於水面之上,猶如水榭,兩側副亭略向後退,朝左右展開,似廊又非廊。主亭發兩隻戧,副亭發一隻戧,整座亭子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
給本來平直、單調的牆體增添了飛舞的動勢。斜倚亭邊美人靠小坐。天光雲影水間,錦鯉遨遊,荷蓮輕蕩。在蘭雪堂東北面荷花池邊,臨水而築的這座捲棚歇山頂的建築即是芙蓉榭。榭,是蘇州園林建築中的一種型別,坐落在水邊。三面臨水,四面空敞的建築。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兩種。木芙蓉是一種變色花,早晨朝霞初現時是淡紅色,中午陽光直射時變成紫紅色,傍晚夕陽西下時又變成粉紅色,甚為珍貴。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蓮花。芙蓉榭面對荷花池,背後是堵高牆,一邊開闊,一邊封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雲落和兩個女友走到芙蓉榭的門前向西面看,可以見到這個水榭進門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圓光罩,透過這個圓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橋流水,猶如一幅鑲嵌在圓形鏡框裡的油畫。
走過去再看看仔細,又可以發現這個水榭臨水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長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兩岸桃紅柳綠,把人引入了一種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境界中去。這是蘇州園林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
園主想透過這種手法,把來賓們的視線集中到最佳角度,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天泉閣,矗立在芙蓉榭以北一片翠綠的草坪上,攢尖戧角,重簷八面,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醒目。閣中有一口井,相傳是元代大弘寺的遺物。築園時,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閣。
這座建築物,從外面看似乎是兩層,在裡邊看卻只有一層。欣賞蘇州園林裡的建築物,高的樓閣要仰視。如果站在天泉閣的戧角下,凝視飄動的浮雲,似乎感到樓閣正在藍天中翱翔,這就是蘇州園林建築物上大都建有戧角的奧秘。
這些戧角,除了有利於採光和通風外,主要是增加了動感和美感,成了蘇州建築的地方特色之一。前面那座外觀輕快明朗,體積較大的四面廳就是秫香館。秫香館顧名思義,就是觀賞稻麥飄香的地方。
明代歸田園居的主人,曾在園林內造有秫香樓,想效仿陶淵明辭官歸田園居的樂趣。樓可四望,每當夏秋之交,家田種秫,皆在望中。現在見到的秫香館,其主體建築是重修拙政園時從東山搬遷而來,體型偏大,與原景略有不同。
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放眼望青山,是拙政園東園最高點,北與芙蓉榭、天泉亭成為對景。在西南角樟樹旁,有一處池島假山小品。這座湖石假山上頂著一塊大石頭,外形很像一隻翻底待修的小木船。
前面湖面開闊,四周灌木叢生,不遠處有幾株蘆葦,正像太湖邊上一個小小的港灣。古代蘇州園林的園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縣,也曾經安邦濟世,勞碌了一陣子,因為種種原因卸任還鄉,在遠離京都的蘇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