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智之人,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魯肅投靠孫策是在建安三年,也就是明年,魯肅接周瑜書信,領著麾下門客渡江,投靠孫策。
只是在魯肅投靠孫策後,卻並未得孫策重用,一直以客居士人相待,其實魯肅一開始並未對孫策有投靠之心,若不是周瑜之前將魯肅母親接往江東,恐怕這魯肅就將投於他人。
諸葛亮最出名的戰略莫過於隆中對,在劉備三顧茅廬時,他為劉備制定了佔荊州、奪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令世人佩服。
而實際上,諸葛亮有隆中對,魯肅也有榻上策,他也曾為孫權制定了謀取天下的規劃。
史料記載,魯肅與孫權答對,魯肅對孫權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的這項榻上策中,首先就直接對孫權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擊敗,最適合孫權的策略其實是鼎足江東,拿下荊州,全據長江,這樣的話,無論天下如何變動,反正孫權這邊都不會有失。
之後孫權更是可以建國稱帝,圖謀天下,成就漢高祖一樣的帝業。
魯肅的這一番話對孫權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當時雖然東吳這邊頗具實力,但是孫權壓根兒沒想過建國稱帝,圖謀天下,正是魯肅的這一番話,使得孫權開啟了視野,開始想著爭奪天下了。
而除了榻上策,魯肅在對抗曹操的表現上,也是非常出色。赤壁之戰不用多說,在聯合劉備這一條路上,雖然東吳被坑了,但是魯肅仍然是壓住了東吳眾人的怒火,力勸孫權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
實際上這才是魯肅的高明之處,因為曹操是三方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方,孫權只有聯合劉備,才有可能擊敗曹操,登頂巔峰,一旦和劉備鬧翻,那孫權就只能做一個萬年老二了。
可以說,在大局觀上,魯肅是當之無愧的東吳第一人。
只是魯肅去世後,東吳再也沒有了擁有戰略眼光的大才,很快就偷襲佔領了荊州,和劉備徹底鬧翻。
從表面上看,孫權拿下了荊州,達到了全據長江的目的,實力大增。
可實際上,這也奠定了孫權萬年第二的位置,自此以後東吳再也沒有了爭霸天下的希望了,無論孫權怎麼折騰,他已經是徹底失去了擊敗曹魏的機會。
此時見陳珪推薦的大才乃是魯肅,許濟的臉上先是一陣驚詫,然後臉色便是大喜。
在許濟看來,魯肅是一個被人低估的大才,其才智絕不輸於周瑜、陳登等人。
現在知曉魯肅尚在下邳,若是能將其歸同自己陣營,不僅自己一方多一大才,且未來又少了一個強敵。
見得許濟臉露喜意,這時滿寵開口詢道:“伯雅可是識得此人?”
許濟微笑點頭,口中笑道:“魯子敬,乃國之大才,其人遠勝於濟。”
雖然許濟這般開口,但陳珪與滿寵卻是不信,只是許濟卻未理會,而是看往陳珪,口中問道:“漢瑜公,這魯子敬如今在何處?”
見得許濟如此重視自己推薦的人才,陳珪心中卻未曾想到,畢竟魯肅之名,只在這徐州下邳、彭城兩郡有些名聲而已。
只見陳珪說道:“此人如今乃是在下邳的東城縣,聽聞與那周公瑾乃是好友,大司農若是要將其推薦給大將軍,老朽以為,還需要考考其學識才是。”
陳珪雖然也知魯肅有才名,但這許濟對其如此重視,倒是讓陳珪有些猶豫。
萬一這魯肅是浪得虛名之輩,那自己作為魯肅的第一推薦人,豈不是被人說成是識人不明。
“哈哈……”許濟見陳珪這個推薦之人如今反而猶豫起來,於是口中笑道:“漢瑜公,魯子敬此人乃是大才,若是能效力我主,那我主平定天下,便將指日可待。”
許濟說這話是有原由的,歷史上孫劉兩家結盟,在許濟眼中,最大功臣不是諸葛亮,而是這魯肅。
若是將魯肅拉到自己一方,日後這孫劉聯盟,都不一定會再出現。
聽到許濟的話,陳珪的那雙看破紅塵的老眼,已經睜開,而滿寵更是吃驚的張開嘴巴,驚愕的望著許濟,這魯肅的評價,在許濟嘴中,居然如此之高。
在吃驚過後,這時滿寵於座上站起,朝著許濟開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