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許昌風雲 下,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許濟從皇宮離開後,先是領著曹昂、全旭去了城外軍營,讓二人協助李典收編歸降人馬,于軍中尋了一些此戰立下戰功的將士,將其盡升一級,將歸降的荊州軍與張濟軍編於他們麾下,同時許濟嚴令諸人不得苛待,當一視同仁。

在營內待至午時,許濟才返回司空府,與任峻、韓浩商議屯田之事,如今兗州各地,都在施行屯田,單單許昌附近的屯田百姓、軍士就有近二十萬人。

如今許昌周邊土地已開墾良多,據任峻、韓浩二人估算,以往年收成七成算,僅許昌一地,便可得糧百萬斛。

眾人又估算整個兗州屯田,若是不遭大的天災人禍,只需兗州屯田之地修養生息一年,便可攢糧超五百萬斛,到時所在積穀,倉廩皆滿,即使用於征戰,也可夠二十萬大軍近七八個月的用糧。

但這糧食若是用於防守,兗州可供一二載。

而在古代戰爭史上,一樁常被掛在嘴邊的難題,就是糧草問題。

主動攻伐與防守所需糧草差距巨大,正所謂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平定天下的頭大難題,一粒糧食,往往能難倒多少名臣名將。

所以許濟在當初向曹操獻計屯田時,選兗州邊郡之縣的原因,不管攻伐或是防守,都可就地取糧,如此便大大節儉了行軍消耗。

攻伐之事,最是耗糧,一但戰事爆發,必然就須調兵遣將,御戰時需要調兵救援,進攻戰要集結重兵反撲,士兵們作戰時要吃糧,長途急行軍時要吃糧,糧食消耗一下就陡然增大。

最主要耗糧之地,乃是調運,漫漫路途,糧食消耗本身就大,一斛糧食從後方運到前線,往往就剩下個零頭,但即使這樣,也要咬緊牙關往前線運,戰事拖的越長,糧食供應越像個無底洞,大把的往裡填。

如今許濟已將屯田獻於曹操,待得日後,曹操統一北方後,許濟還準備諫言修直道,以應運糧消耗,在尋土地肥沃之地,用以屯糧。

許濟與任峻、韓浩二人一直於司空府內商議良久,直到黃昏才從二人處走出。

屯田乃是兗州的頭等大事,作為屯田主官,許濟只要有空閒時間,便都將心思花在此處,由於三日後才出兵,臨走之時,許濟還曾與任峻、韓浩二人約定,明日同往城外,觀百姓開墾。

許濟輕輕揉了揉自己的膝蓋,來到荀彧處,只見其正坐在席上,拿著曹操治下各處送來的竹簡,仔細批閱。

許濟用拳捂嘴,輕輕咳了一聲。

“伯雅,你怎來了,”荀彧抬頭見是許濟,連忙起身,伸手做個請狀,道:“來,快坐。”

“不了,濟剛剛從伯達、元嗣處過來,在他二人處坐了半日,如今站著說話便好,”許濟將頭輕輕一搖,然後假作不滿道:“文若,伯達、元嗣處也在司空府內,而濟在府內待了半日,文若居然不曉?”

“唉,”荀彧先是一嘆,接著說道:“彧是真的不曉伯雅回了司空府,主公與那袁本初交戰,這糧草調運,頗為繁瑣;且如今司空在外,朝內諸事,皆由彧一人處理,本來以為伯雅歸返,能幫彧分擔,哪知主公又要將伯雅調往鄄城。”

“唉,”看著日漸消瘦的荀彧,許濟先是一嘆,接著才道:“文若莫要太過勞累,當須注意身體,如今朝內諸事還皆指望於文若。”

見許濟未坐,荀彧乾脆也不坐下,朝著許濟言道:“多謝伯雅關心,那彧便聽伯雅之言,也休息片刻,與伯雅在府內走走。”

聞荀彧此言,許濟露出一笑,於是二人便在曹操的司空府內行走了起來。

二人一路漫無目的,這時荀彧開口問道:“伯雅,今日可曾見過天子?”

許濟將頭一搖:“天子甚不喜濟,今日去那宮中,天子將濟攔於殿外,不曾受天子召見。”

荀彧對此,也只能無奈,明白天子對許濟昔日曾逼迫伏完一事,心中記恨,只好從旁言道:“天子年幼,伯雅莫要放在心上。”

許濟複雜的望了荀彧一眼,隨即便收回目光,道:“文若,如今天下動盪,天子在這許昌,可不能出一絲亂子,對那董承等人,文若且還需注意。”

荀彧被許濟說得一滯,董承、種輯等人於暗中的小動作,荀彧也都知曉一些,但此事與天子有關,荀彧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董承若真是欲作亂,荀彧也不會任由其生事。

於是荀彧猶豫一會,才道:“多謝伯雅提醒,彧於許昌會多加註意。”

許濟見此,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