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賈茂和他的新女鄰居,秋之戀,三家分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之戀》最快更新 [aishu55.cc]
院長大將軍孫彬向賈茂許諾的集資建房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為現實。距離教師進修學院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在市立十二中學的後院,建成了一座屬於學院的家屬樓。四層建築,四個單元共72戶。這棟房是市政補助、學院集資蓋的,蓋了差不多三年。因為擠佔十二中學的一點地盤,拿出20戶給這所中學,少花費了不少地皮費。儘管如此,學院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有錢的時候就投一點,施工的程序也就前進一點,沒錢的時候就停一段,停停建建就拖了三年。雖然賈茂來學院較晚,但畢竟是一個大系的副主任,這種房子校一級領導是不屑一顧的,因此他這一級頭頭就成了分房的主要物件。雖然賈茂只是個三口之家,只得到了個兩居室的屋子,但畢竟是樓房,面積比原來的小平房翻了差不多一倍,有點現代化的意味了。
有了新房,妻子大秋很是高興,鑰匙拿到手那天,就沒去上班和賈茂一起去看房子。向王福師父借了個木匠用的捲尺,把每個小房間都量了好幾遍,計算了好幾遍。裝修當然是最簡單的,只是把泥灰牆刷上了一層白色塗料,地上鋪上幾大張刨花版,再刷上紅油,也就完事大吉。廚房和衛生間倒是花了一番功夫,廚房打了一個吊櫃,修了個爐臺,牆上貼了半截瓷磚,衛生間也是半截瓷磚,不豪華,但很潔淨。傢俱多是現成的,兒子到了和父母分居的年齡,多做了張床。賈茂那些書總應該從木箱子裡出來見見天日,於是用他從臨湖帶來的幾塊木料做了兩個書櫃。整個裝修包括做傢俱用了還不到三個星期。
女鄰居趙瑩知道賈茂要搬走,儘管大秋一再推辭,還是請他們一家吃頓飯。並讓賈茂把老同學林英章也請了來。
趙瑩是個勤快利索的人,王福也很能幹,很快就準備好了一桌菜:有雞,有魚,有涼,有熱,十分豐盛。菜不但做得快,而且十分可口。她把王福一直捨不得喝的別人送給他的一瓶老窖拿了出來。大秋讓他把酒放起來,留著王福慢慢喝,打發賈茂回家取單位過年分的杜康。趙瑩堅決不讓,說道:
“以前是鄰居,天天見面,想一起喝酒,什麼時候都可以。這回搬走了,再在一起喝酒就不容易了。”
大秋道:“怎麼不容易?都在一個城裡,離得也不遠。”賈茂的新家離小平房確實不遠,都在橋北,步行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
趙瑩道:“總不能像現在這樣天天見面了。”
大秋道:“那倒是,但說容易也容易,我的老屋還沒處理,總還會常回來的。”
趙瑩道:“只要你不煩我,說不上哪天我就會去看你呢。”
大秋道:“你什麼時候去我都歡迎。”
林英章插嘴道:“能成為鄰居也是一種緣分。咱們M市上百萬人口,為什麼你們兩家能成為鄰居,和別人成不了鄰居?”
趙瑩笑道:“我和你不也是鄰居嗎?也是緣分吧?”
林英章一聽開始有點莫名其妙,突然想起來,一拍腦門道:“對呀,你孃家就在我們林機路,不過是以前沒見過,或者見過當路人了,還是沒緣分。”
趙瑩道:“現在透過你的老同學賈老師認識了,不也是緣分嗎?”
林英章道:“對對對,咱們這一桌人今天能在一起喝酒就是有緣啊。”
賈茂家三口,趙瑩家三口,加上林英章,,一共7個人,圍坐一大桌,喝酒,吃菜,閒談,氣氛還算熱烈。但賈茂卻有點傷感,卻又不好表現出來。雖然和趙瑩結束了這場戀情,但畢竟左右鄰居住著,上下班以及出來進去,經常碰面。總覺得趙瑩就在自己身邊,還在自己的心裡,所謂藕斷絲連。可是這回搬到新居之後,再見面恐怕就難了。又一想,這樣也好,可以做個徹底的切割,完全的忘卻。
飯後,趙瑩夫婦留下賈茂和林英章陪她和王福打了幾圈輸贏不大的小麻將。大秋不會玩牌,也看不懂,囑咐賈茂道:“別玩時間太長了,累了一天了,讓趙瑩和王師傅也早點休息。”領著兒子小業回去了。
搬家那天,是個星期天,大秋從單位借了一輛汽車,又找來幾名工人幫忙。賈茂從邊疆臨湖來到M市的時候,只有簡單的行李捲和兩隻箱子:一隻裝書,一隻裝衣服和雜物。經過幾年的經營,已經有了可觀的一份“家業”:有大秋陪嫁的大衣櫃、寫字檯和一對衣箱,去年買的雙人床,加上廚房的鍋碗瓢盆之類足足裝滿一大卡車。裝車的時候,劉家的老大、和小五自然都跟著忙來忙去,只是不見四美。王福師傅成為了和工人一起裝車的主力,搬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