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小官僚石慶寶的發財夢,秋之戀,三家分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之戀》最快更新 [aishu55.cc]
賈茂算是應了那句話:“大難過後,必有後福”,風雨過後總是有彩虹出現。第一次副高職稱名額被人擠掉,卻意外地升了官,成為中文系副主任;第二次副高階職稱名額讓給了別人,系主任郭萬退休,順理成章成為了系的一把手。這次女鄰居趙瑩的殉難,著實給他心理造成巨大的創傷,好多日子陷入悲痛之中,評上副教授的職稱不能說是一劑止痛藥,起碼對他內心的傷痛有所緩解。學院的老同志都說,賈主任再評不上副教授,學院就沒幾個夠副教授的了。論學識,講課的水平,在學生中的威望,全學院有幾個能超過他的?好飯不怕晚,賈茂抓緊時間向下一個目標正教授奮進??。他著手整理修改他的講稿,準備編成一本《現代作家作品新論》出版。
小官僚石慶寶就不那樣幸運,升官不成想發財,卻在商海嗆了一口水,還把他的幾個好朋友拉去一起品嚐嗆水的滋味。
石慶寶初到新聞學會真的有點不習慣。學會的主要工作就是收收會費,一年搞一次論文評獎,開一次年會,平時給省協會推薦推薦論文。在宣傳部忙慣瞭如今變得無事可做,真是閒得有點蛋疼。學會除了石慶寶外,還有一個人,叫張波,是電臺的老播音員。年紀大了,從播音崗位上下來,身體又不好,做不了別的工作,來學會養老。石慶寶告訴他,“不用總來上班,有活我通知你。”石慶寶來之前他得頂崗,今天學會有了正堂香主,那位老兄巴不得在家裡看孫子,也就不來上班了。因此學會辦公室平時也就石慶寶一個人乾坐。
有一天,辦公室來個不速之客,瘦高個,刀條臉,40多歲。石慶寶突然想起此人是他在臨湖縣刻字社的學徒,叫柳志學。不由得驚異地問道:
“小柳,你是從臨湖來的嗎?”
柳志學道:“師傅,我來M市差不多十年了。早就知道你在宣傳部當官,衙門太大,不敢去找你。”
石慶寶問道:“你還搞刻字嗎?”
柳志學道:“早就不搞了。你知道,當時我就沒認真學。再說了,這個年代誰還刻名章?現在講的是簽字。需要名章人家都找名家去刻。”
石慶寶問道:“那你這些年都靠什麼生活呢?”
柳志學道:“先是打工,做過門衛,做過清潔工,後來做小買賣。”
石慶寶道:“做個小買賣也不錯,怎麼都是生活,能賺錢就好。”
柳志學道:“師傅,最近我倒想起一個賺錢的門路,特意找您商量,想借您這塊寶地做個掛靠單位。”
石慶寶問道:“賺錢是好事,不知你有什麼門路?”
柳志學告訴石慶寶,現在好多人都想出國打工或者經商,但找不到門路。如果辦一個出國打工中介所,代辦出國簽證,是個無本萬利的買賣。
石慶寶道:“辦出國簽證那麼容易嗎?”
柳志學道:“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看你有沒有人。”他告訴石慶寶,他有個親戚在瀋陽美國領事館做廚師,這邊把護照和相關材料遞上去,面談都可以免,就等著拿簽證了。去美國的簽證實際費用也就1000多元,我們收他兩萬元中介費費,除了辦事人員來往食宿車費,就可以有1萬多元可賺。想出國的人,拿個三萬兩萬都不成問題。
石慶寶問道:“沒有風險嗎?”
柳志學道:“那有什麼風險?辦成了,錢我們留下。辦不成,一分不少退給人家就是了。”
石慶寶仔細想想,也是那個道理。但他想到做買賣總要有成本的,首先得有個辦公地點,辦個執照也需要交費,房租、企業的稅費……但柳志學似乎早已胸有成竹,笑道:
“總不能一個也辦不成吧?辦成一個什麼費用就都有了,辦成兩個就幹賺。”
石慶寶問道:“需要我做什麼呢?”
柳志學道:“就是需要一個掛靠單位。正好你們學會是群眾團體,不像政府部門有那麼多說道。再就是得有點註冊資金,如果單位有錢,立個賬戶,把錢先轉過來辦完執照再轉回去就完事了,都是象徵性的。師傅您什麼心也不用操,掛個名,到時候等著分紅利就行了。”
石慶寶當初雄心勃勃,想趁著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趁自己剛到中年,精力旺盛,有點作為,誰知自己一時不慎,掉進小女子徐玲玲的陷進,官越做越小。但他始終於心不甘,升官成了泡影,覺得發財也不失為一條出路。但他久處官場,形成了謹慎的習慣,就對柳志學說道:
“等我再考慮考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