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兩地詩》的終結篇,秋之戀,三家分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之戀》最快更新 [aishu55.cc]
就在石慶寶去深圳的這一年的春節,初二的早晨,賈茂和大秋在岳父家吃完飯,讓讀大學的兒子小業在姥姥家再住幾天,她倆先回去。岳父家也早就不在老屋住了,在離鬧市區不遠的一個小區買了房子,100平方米,三居室,兩個女兒全家加上老兩口全住在這裡也住得下。但賈茂嫌老二小夏的孩子太鬧,還是每年過了初一,初二就回到自己家。但穿好衣服,還沒等走,就接到一個電話,以為是哪個學生拜年 ,一聽原來是林英章家的嫂子張桂英打來的。這麼多年,幾乎每年的春節,林英章都要到他家來一次,一般是初三或者初四,今年怎麼提前了?就說道:
“我和大秋一會就回去,你們稍晚一點過來。”
電話裡傳來張桂英的哭聲:“他……他永遠去不了了。”
賈茂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他怎麼了?”
張桂英道:“他……他走了。”
賈茂更加吃驚:“什麼病?腦梗又犯了嗎?”
張桂英道:“不是,是腦瘤。”
賈茂道:“得病怎麼不告訴我一聲?”
張桂英道:“沒來得及。確診之後,就去了省城。在省城醫大二院住了半個多月院,回來就……就……”
賈茂問道:“現在在哪?”
張桂英道:“在殯儀館。”
顧不得多問,賈茂和大秋穿好衣服,趕緊到樓下打個車趕往殯儀館。殯儀館在M市北郊四通村附近,從賈茂岳父家所在的小區到殯儀館不到半個小時的車程。殯儀館從來沒有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時候,最不缺少顧客的就是殯儀館。雖然是大年初二,殯儀館門前照樣停著許多車,院子裡也車滿為患。據說一個大企業老闆的老爺子過世了,企業的員工、親朋好友、有來往的企業相關人員,以及市政府機關的熟人都來弔唁。院子裡的車輛比平時還多。
賈茂夫妻找到了林英章的停柩間,向林英章的靈柩深深鞠了一躬。面對著棺前一臉嚴肅的老同學的黑白遺像,賈茂心中無限悲涼。斯人已逝,空留遺容,不免潸然淚下。
和那位企業老闆的老爺子家比,林英章家的停柩間有點冷清,屋裡只有林英章兩個女兒以及大女婿,還有一個弟弟。他的大女兒林濤告訴賈茂,昨天下午陸續有單位的同事來弔唁,但因為他爸爸早就病退了,單位的老同事已經不多,新來的年輕教師不認識,也就沒必要來。張桂英真的老了,頭髮全白,原來挺直勻稱的腰身已經彎成差不多90度。這些年她太辛苦了,自從林英章得了腦梗之後,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照顧林英章身上。如果沒有她的精心照顧,林英章也許活不到今天。
張桂英告訴賈茂夫妻:老林的腦血栓恢復的不錯,能自理,還能寫字,說活也很清楚。誰知另一顆定時炸彈爆炸了。那年他給賈茂寫信,說得了重病,讓他來看望,實際是真的得了重病,是鼻咽癌,不過已經治好了。林英章自己就說,雖然好了,但那是顆定時炸彈,不一定什麼時候爆炸。誰知都過去20多年,轉移到腦,這顆定時炸彈還是爆炸了。
賈茂問道:“劉玉敏來看過嗎?”
張桂英道:“趕的不是時候,大過年的。劉老師回長春陪她老媽過年去了,不然她還能和我一塊陪陪老林。我是什麼也幹不了了,只是在這多陪老林一會。喪葬的事全靠大女婿張羅。”
林英章的兩個女兒長得都很漂亮,個頭像他,臉型像媽媽。大女兒在市電視臺做主持人,女婿在公安局工作。女婿的父親也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認識林英章,非常欽佩林英章的才學和為人,因此兩個孩子相愛他非常支援。二女兒林海在報社當記者,繼承了爸爸喜歡文學、能詩能文的特點,同時也繼承了他爸爸追求浪漫的特點,對未來家庭的構想不符合實際,所以還沒有男朋友。
賈茂和大秋一直陪張桂英到下午5點多,才打車回家。
按當地的喪葬習俗,一般是去世之後,第二天停一天,供親友來弔唁,第三天和遺體告別、火化。火化這天賈茂和大秋一早就趕到了殯儀館。企業老闆那家排在第一位,賈茂到殯儀館的時候,告別儀式已經開始。那家租了個最大的告別廳,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人人手持白花,陸續地往大廳進,告別完的人陸續從另一個門出來。林英章排在第三號,9點開始,還有兩個來小時,因此不是很著急。來送別的人比昨天多了幾個,親屬方面,林英章的弟媳領著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來了。單位方面,來了嚴校長、張校長等幾個校領導和老杜等十來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