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近年關蓉姐習字沾墨點大白畫梅,春深日暖,懷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家哪裡有人知道大家子的姑娘怎麼喝茶用飯的,只玉娘在陳家見識過些內宅規矩,那也只是一鱗半爪,教導她的管事娘子,單隻讓她學怎麼侍候小主子,怎麼給主人家作規矩卻一點都不知道。

算盤更不消說,他光知道陳大姐怎麼厲害了,家裡各處都是她定規矩,違了一條就要革月錢,重點的還要打板子,一不高興還能發落父親的小妾通房,她身上更沒有那些個女兒家該有的規矩了。

蓉姐兒身在市井,跟那宅門裡頭不同,該教的父母長輩也教了她,不過是吃飯不許挑菜,只准挾碗邊的,不準往菜碗裡頭翻找,喝湯不許咂吧嘴兒,再有就是姐妹間不許置氣,玩鬧當不得真。

眼看著過年就要把她送進學裡,秀娘心裡又捨不得了,夜裡就拉了丈夫說項:“給婆婆修墳便要好些時候,難道還能把她一個放在江州,總歸已經晚了,再晚著些又怎的。”

她是受過氣的,就怕女兒也同她一樣:“咱們不如在家裡先訪一個女先生,學上些時候再往女學裡送。”蓉姐兒識得百來個字,也全是花牌上的,日日翻過來倒過去的念,一個字兒一個字兒的比著,很快就識全了,結構簡單些的,單折出來她也識得,只不會寫。

王四郎卻擺了手:“頭一回求人辦事,別個辦好了,你倒捨不得,咱們女兒竟比別個差著些?便是頭幾日去著不慣,過後也就好了。”

他便是瞧見蓉姐兒會點著花牌子上的字念,才想起該送女兒進學,濼水的許家,家裡從首到尾排行的姐兒,一個個都是能拿得起筆作得詩文的。

秀娘嘆上一回,第二日便叫了算盤來,叫他出去打聽這個女先生是個怎樣的脾性的,風評好不好,喜歡甚樣的玩物,束脩分文不少的出了,再備上些禮,也好叫她看顧些蓉姐兒。

這一付慈母心腸,蓉姐兒卻不理會,趴在潘氏身上耍賴皮不讓她走,她學了幾天規矩了,說是規矩,不過叫她走路不許蹦跳,吃飯不許說話,請人問安都要似過年那樣行大禮。

蓉姐兒頭一二日還覺著有意思,好玩得緊,等到第三日,玉娘把她拍醒了,她把小身子一扭:“規矩學過了,好了吧。”

玉娘哄著她:“學規矩是天長日久的事兒,姐兒這才兩日,可不能此時鬆快了。”

蓉姐兒半夢半醒中哽咽起來,眼圈都哭紅了,她扯過枕巾擦一把臉,坐起來挨在床上,抱了被子犯愁:“玉娘,天長日久是多久?”

銀葉抿了嘴兒笑,她原是官家姐兒院裡的三等丫頭,離了任帶不走這許多人才被髮賣出來,雖不近前侍候著,倒能說出一二來,湊上去道:“大家子姑娘俱要笑不露齒,行不露足的,待去了學堂姐兒還沒練會怎麼成。”

這一句倒似雪上添霜,蓉姐兒本就要哭不哭,此時也不管甚個規矩了,咧開嘴巴就哭,淚珠落得雨點兒也似,玉娘嗔一眼銀葉,趕緊上前摟了她:“莫急莫急,還得先過年呢。”又是許她糖又是許她紅包,好容易才把蓉姐兒哄好了。

汪家一家子一直住到臘八節,沈家人早就回去過節了,還磨磨蹭蹭的不肯動,槿娘知道蓉姐兒要去李家讀書,又打聽說李家是水上集市裡專門販米的人家,家裡真真銀子鋪地,珠兒串簾,便是給幾個女娃兒也請了翰林來教書。

槿娘就又動起了別樣心思,她跟汪文清兩個好幾回在王四郎面前說到蓉姐兒,明裡暗裡的挑唆秀娘只生了蓉姐兒一個,跟出去這些時候竟也沒懷個胎回來。

王四郎卻是知道的,秀娘若不是為著他操勞,也不會坐下胎還落了身子,只不好往外去說,剛剛立戶站腳的,外頭那些事一樣樣都要忙,他在這邊也盤下了茶葉鋪子來,正是各處送禮打通關係的時候,哪裡有功夫去聽這夫妻兩個閒磕牙。

槿娘看見弟弟不放在心上,冷哼一句:“他如今不急,等個兩年看他急不急。”心裡畫出個圈兒來,恨不得把王家的東西一樣樣的全算到自家名下,又聽見一個女娃兒還出大錢送去叫翰林教導,又往王四郎面前說項:“咱們昊哥兒也讀了兩年書,先生一向誇他聰明,能不能也在江州給他尋個好師傅。”

王四郎想都沒想便拒了,卻也不明白的回絕,只笑一笑:“此時便有好館也也都休沐了,待開了春兒再好好尋訪。”等開了春就要動土地給娘修墳,到時候忙著便想不起這一茬來。

槿娘還不甘心:“便是蓉姐兒讀的那個,能進去兩日也是好的。”

王四郎聽了眉頭一皺:“胡咧個甚,那是女學,昊哥兒比蓉姐兒還大著兩歲,真要開這個口,我成了什麼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