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後宮系列:大清帝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聘請西洋教官成立作訓處,負責軍隊訓練。

軍官方面,洋務運動派往國外學習軍事的學生已回來兩批,這些人大多都在這三軍中,其餘的人我也迅速將他們調配到這三支軍隊,這些人可都是大清的寶貝疙瘩,方懷可不能讓他們在那些綠營中與之同朽,若不是他現在年紀太小,他一定親自接見這些人,以收攏人心,不過他還是親發了聖旨慰問他們,可以預見這些人將來一定是這些軍隊中的脊樑,有了他們的支援,自己就有了改革的後盾。而且還要繼續選派優秀的學生到外國留學,除此之外,方懷還命人建立了幾所下層軍官的速成軍校,規定三鎮所有下層軍官必須輪換到軍校裡學習一年。

除了解決編制和軍官的問題,還有就是裝備的問題。這三支軍隊原本都裝備了火槍,但這些火槍的型號卻是五花八門,有英國造的,法國造的,還有德國造的,口徑、子彈都不一樣,為補給、維護帶來了很大的問題。所以首先做的是統一裝備最先進的毛遂改進型步槍,哈乞開斯連發槍和克虜伯鋼炮等武器。

另外方懷還想了一招,就是給三軍各派了幾十名“書記官”,這些“書記官”不干涉軍官的指揮,還必須參加日常的訓練,他們的工作除了處理士兵的生活問題就是每三天給士兵們上一堂“歷史課”,講述中華泱泱五千年的歷史和外國軍事史,以培養士兵的愛國精神和軍人意識。這可是他根據紅軍的政委職能想出來的。

。。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8)

過後,方懷把馮玉麟升為了吏部尚書,馮玉麟為人正直清廉卻不呆板迂腐,正適合這掌管官員考核升遷的吏部。由於方懷內定的兵部尚書左宗棠還在養病,他便將湘、楚、淮三軍整編的事情交給了他。馮玉麟出身湘軍,與左宗棠是同鄉,和李鴻章的私交也不錯,不僅知兵事,而且與各方的關係都不錯,這樣湘楚淮三軍都不會有人不服。

待這數萬精銳練成,只要不和列強同時作戰,陸上的國家安全基本是沒問題了,就算一場小的區域性戰爭也能應付,畢竟列強的大後方在歐洲,離中國足有十萬八千里。但在海上,大清海軍的實力還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

第八章 四大水師

中國在明朝的時候,海軍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到了近代,中國卻被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

而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才真正開始發展海軍。十多年時間,中國的近代海軍體系開始建立,擁有了福建船政局這樣亞洲一流的造船廠,擁有了南洋、福建、廣東、北洋四支水師,還建立了一批培養海軍人才的學堂,在外國留學的第一批學生也回國了,其中不乏林泰曾、劉步蟾、林永升這樣的人才。

不過這還是剛剛起步,離兩年後打敗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國海軍還有很遠的距離。

廣東水師還沒有向福建馬尾船廠購買後來的甲、乙、丙、丁四艦,現在充其量只有謝海防炮艦,不僅噸位小,火炮的威力也不值一提;

南洋水師也差不多,後來的五大主力艦現在一艘都還沒造出來;

至於福建水師,由於是左宗棠留的底,又是“中國近代海軍之父”沈葆禎一手籌建的,所以比起廣東和南洋水師來要稍微好一些,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巡洋艦“揚武”。但就是“揚武”排水量也不過1600噸,比起動亦數千噸的鐵甲艦實在差得太遠。不過方懷在翻看福建水師名冊的時候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呂翰、許壽山、陳英、葉琚林森林、高騰雲,尤其是呂翰和許壽山二人。

呂翰曾參加1874年保衛臺灣的軍事行動,因功升四品都司。1884年中法之戰爆發時他在船政後學堂任駕駛教官。他身為教官,積極請求參加抗擊法國侵略軍,被委任統帶福勝、建勝兩艦,駐節建勝艦。他登艦撫炮而笑曰:“酬我志者,此也。”戰前將母親、妻子遣送回廣東,並預立遺書:“翰受國恩,見危授命,決不苟免。”

馬江海戰爆發後,他率領建勝和福勝兩艦奮勇向敵艦開炮還擊。戰鬥中,他短衣仗劍,冒炮火指揮作戰,面額中彈,血流滿面,裹傷再戰,督艦衝向敵艦,復中敵彈,身碎艦沉,壯烈犧牲。

而許壽山是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畢業,和鄧世昌、林泰曾是校友,馬江海戰爆發時,他任“振威”艦管帶,海戰一開始他當機立斷砍斷錨鏈應戰,並冒著炮火登上望臺指揮。而與“振威”同泊的“飛雲”、“濟安”兩艦,則還沒有來得及啟錨就中炮起火,很快沉沒。

。 想看書來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