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部分,野叟曝言,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湖上小住,借寓昭慶寺。今早帶一家童,沿堤遊覽,不期遇得世交故人,招小生登舟,敘談許久,突遭此災。小生落水,略諳水性,泅到堤邊逃生萬一。因見他們所坐之船,底已朝天,諒俱覆溺。惟未得確耗,是以滋憂。”老者道:“船底朝天,多分是覆溺的了。未識貴世交姓名籍貫,是何等樣人?”素臣答道:“是江西人,姓未,舟中帶著他兩位小姐,家人小子並丫鬟,共是六人。小生落水時,船卻未覆溺,不知何時被溺。”老者沉吟半晌,那後生插嘴道:“是了,是了,剛才有昭慶寺的香火說,發水時,他在堤上見湖中漂來一人,他就拾著一根竹竿,將那人衣服撩住,拉到堤邊,又叫兩個人相幫,始得撈起,豈知那人身底下,又是一人,牽連起來,竟救了兩個,都是白鬚白髮的老頭兒。問他來歷,說出姓未,原是主僕。你道因何牽連?也是忠義之氣,感動神明,故能死裡逃生的。他主人落水,老公趕忙跳下,鑽入主人身底,要想馱他起來,所以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豈不是義僕哩?後來問他住在何處,他說,還有家眷同時被溺,要在湖上覓一下處,倘被人救起,就此尋覓。否則,打撈屍首,也是要緊。不知何人哄傳到城中,即有縣裡差役出來,說是縣主奉撫院之命,如系江西未老爺,即便僱轎,送他們到署,再留差役探訪家眷。未老爺本來不願,因縣主巴結上司,差人十分敦促,登時坐轎進城。那香火賺了四錢銀子,是差人摸出來的。我在茶店聽得明白,不知是這位的世交麼?”素臣狂喜道:“據你說來,一些不錯。”後生道:“這那裡有錯的,約略此時才進撫臺衙門哩。”素臣道:“未老爺遇救,使我放心。但他老年無子,只有這兩位女子,此番攜帶來杭,也是為了女兒的事,到此探親。倘有不測,老年人傷心極矣!”老者道:“此事還須明日細訪,我們湖上船多,或者有人救起,也未可知。天已晚了,我們要到天竺,還趕七八里路,不暇深淡。此去過橋,沿堤一直可到昭慶,你亦該回寓養息了。”說罷,三人一齊舉步,道聲失陪,拱手而別。素臣也不回答,看他們三人,一徑望孤山走去。
此時雨點已住,水又退去尺許,一帶長堤,全然現露。只是雲容黯淡,暮色蒼涼,水面微風,吹到身上,卻是浸透衣裳,冷如冰結,漸漸的發起抖來。聽那後生的話,未公遇救,倒也十分可信。但船中多人,不知是死是活?因想在船,與鸞吹姊妹主婢相見,雖不過頃刻晤對,不能逼視其貌。然劈面看來,不特鸞吹品格端重,自是載福之器。那金羽方在髫齡,部位上亦無短折橫夭之徵。就是這丫頭,也生得豐肌秀骨,廣額方頤,不似終於下賤的。奚囊是我家小子,素來文虛鍾愛,替他算命,說道:“將來富貴功名,要與主人並肩事主。”那未家小童,恰比不上來,看他相貌,亦不十分輕賤。諸人竟不遇救,則是命造風鑑,一無可據。我文素臣從此不談星相可矣!輾轉沉思,滿望再有人來,或者問些訊息。那知坐了多時,寂無影響,但有湖中的水聲,與林間的鳥聲,嘈嘈雜雜,覺得耳煩心躁,好不自在!
正無聊間,忽聽得前面堤邊,隱隱有哭聲,卻又哽噎不出。忙立起來,依著聲息,上前審視。走了四五十步,那哭聲忽近忽遠,忽揚忽抑,總是聽不清楚。重複立住細揣,又像伏於草際,酷似女子聲口。遂轉向外邊尋來,果然聲音愈近。原來,此地是外湖堤是最熱鬧所在,去聖因寺不遠,城中大家別業多所,古廟禪林,宋元遺蹤,均在左近。著名勝景,如平湖秋月,更為遊人憩宴之地。是日突然水漲,翻江倒海,自後山而下,不知底止,雖人盡室奔逃。加以哺時即雨,遊人本來稀少,所以倉卒之間,水勢雖平,尚是無人走動,看那牆坍壁倒的院宇,到處皆是。素臣走時,正是一座社廟的前面,卻有幾株桃杏,已被大風吹折,一叢雜樹,夾著新蘆,遮斷湖光,尋不出下船的去處。望到廟後,乃是山谷,樹木陰翳,絕不見一人影,那哭聲卻耳朵裡直攢。素臣著急,滿心要救他起來,撥開蘆葦草一看,突然見有一男一女,在那裡拖拽。一眼認定鸞吹,叫道:“妹子,你如何起來的?”鸞吹看是素臣,忙道:“如今我哥哥來了,快些放手,重重謝你便是。”素臣猜到幾分,回過臉來,向那男的道:“這是我妹子,想來是你救起?妹子卻又為何哭泣?”鸞吹道:“這位先生救我起來,要同到他家去,妹子不肯,在此扭結。”素臣道:“既是救命恩人,理應報答。今日難中,怎便有銀錢?且同到寓處商量。”
那男人嗤的一聲冷笑道:“誰要你酬謝?你口音是蘇州,他是江西,怎冒認兄妹起來?不瞞你說,我老陶是殺人不救人的,今日湖中發水,我在堤邊看他淌過來,因見他的姿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