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朱門,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糖來。我替爹燉銀耳湯。”

李飛下樓,拿了半碗糖來,然後摟住她親吻。她只輕輕碰他的唇一下說:“我要走了。等我安頓父親睡後,再來找你。”

她回到父親房間,開始用水泡銀耳,銅盆裡邊有燒紅的木炭。她從籃中再拿出幾塊,丟進火裡,蹲在地上扇火,又把水壺放回銅盆上。

三岔驛別莊(19)

“太晚了,你該睡了。”父親說。

“我不困,等你喝完湯再走。你先躺在床上。”

她起身幫父親脫下長袍,放在床邊的椅子上。順手摸摸口袋,拿出一條髒手帕。她把手帕放在門邊椅子上,和那堆髒衣服擱在一起。

“你乾淨的衣服放在哪裡?”

父親指著一個櫥櫃。於淨的內衣放在頂架上,和一卷捲紙張並列著。她只好踮起腳尖來拿。她拿出一條幹淨的手絹,放入他的長袍口袋裡。老人躺在床上看女兒,笑笑說:“柔安,你在身邊真好。”

她坐在父親床上,一面留心銀耳熟了沒,一面拿出煙來抽。

“你今年夏天畢業,有什麼打算?”

“你若回家,我就跟你學古詩,夠我忙一整天了。爸爸,你襪子有破洞,長袍的下扣也鬆了。”

“你長大了,真像你母親。李飛娶到你,是他的福氣。”

“你覺得我會變成他的好太太嗎?”

“你會的。男人身邊需要女人。”

“我明白了。自從媽去世後,你一直東飄西蕩,像托缽僧似的。”

湯在火上慢慢沸騰,發出咕嘟聲。父親拍拍她的手說:“已經熟了。”

“再燉十五分鐘才行。你根本不懂,對不對?”

“大概吧。”

“誰替你補衣服?”

“市集上有幾個女人,替所有的僧侶補衣服。”

銀耳湯好了,她端離火邊,把湯倒進大茶杯,看父親喝下去。他伸手要第二杯,她再盛給他。

“和我們在家一樣,是不是?”

“是啊。現在你該去睡了。”

就和以前在家一樣,她把床簾拉攏,向父親道了聲晚安,才告退。然後熄了燈,走出門,把房門關好。

“你去了好幾個鐘頭。”她輕輕開啟李飛的房門,走向床邊,李飛說。她彎身給他一個熱吻。他把她的秀髮挨在他臉上。

“你不累嗎?”他喘氣說。

“就是再累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愛情。”她低聲說。

“他睡了?”

“嗯。”她微笑說。

“那就熄燈吧。”

“我要趕快回房休息。別忘了我們要看日出的禮拜。”

第二天,他們下山到三岔驛。杜忠帶女兒去探望山谷。回人村大約有三百居民,沿山谷排列,位在大湖西北角,直逼湖岸的高大松林脊,把回人村和三岔驛杜宅分開來。土地向北漸漸傾斜,佈滿了燕麥田和農舍,中間是一條寬廣多巖的河床。河岸兩邊,草地沿山丘綿亙,長滿優美的白楊,最後和遠處嶙峋的藍峰融合在一起。在這裡大湖的視界更廣,可以看見北面的鄉村。大湖南北長三里,但是這邊離東面的遠山約有五里左右,環繞著山脊的南端。三岔驛杜宅被石岬圍在寬寬的大湖水隈上。風景由杜宅往下看很壯觀,由回人這邊望去,卻顯得優雅而迷人,高地、低地、樹林,變化多端,小溪末端也朦朦朧朧的,地平線上有層層藍峰,沿著山的矮丘望去常常是這種景觀。

小村在平地上呈弧形排列,山邊佈滿柿子、板栗和楓樹,遮擋了北風的侵襲。這地方曾是良好的漁場和牧地。可以說是回人在洮河谷的最前哨,直逼岷山山麓。回教人口的中心是鄰近青海和甘肅西部的河州。居民有些是一千年前定居的維吾爾和其他胡兵的後裔,有些則是最近搬來的,幾百年來陸陸續續由新疆遷入本區。這個小村居民屬於一個突厥族的部落,由褪色的灰寺廟、上釉的綠黃尖塔和圓頂看來,他們是一百多年前搬到這兒的。房屋是泥土牆和扁屋頂,幾條街都是東西向,通往一個有噴泉的方場,老回廟就在那兒。

今天方場上擠滿了高談闊論的男人。男人們身著突厥裝,繡花的便帽後翹,棉袍及膝,中間有紐扣和束帶。男人說話,衣衫襤褸、打赤腳的小孩則在一旁靜聽著。一群群身穿印花棉布和燈籠褲的女人站在街角和通道上,頭上蓋著長長的白布面紗。少婦少女仍遵循故鄉塔里木盆地的維吾爾傳統,面孔半遮,卻露出漂亮的棕色大眼睛。杜忠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