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攙住落日,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薯,頓生口津,旋及翻入圈內,急急伸出那常常製作出書法藝術佳品的雙手,搶刨大塊大塊紅薯便往口中塞。我哂笑其配當讀書人麼,他誠曰:“那紅苕,好香!”
憑著這種啖得豬食、啃得菜根的精神,宜昌地區的石友們尋覓奇石的足跡,多已向西伸至渝東的萬縣武陵、奉節、巴東、巫溪、巫山,南至湘西慈利、石門等地,神農架、保康、房縣和本地的興山、長陽、遠安、宜都,大巴山、荊山山脈,長江、清江河畔,更是經常涉獵,無一放過。
覓石中常有危險。在清江上游的南潭河,灘多水急,坐在小漁划子裡上灘,倒還頗富野趣和古趣,而到得下灘時,漁划子被急流整得一顛一簸的,本就嚇得心裡咚咚跳,遇上尺把高的浪頭,稍不小心便有被簸下河的危險。灘下常有潭,水有幾人深,小划子側身簸過時,石友們寒毛倒豎,顫抖不已。我問石友們還敢去麼,他們異口同聲:“去,怎麼不去!那兒的石頭幾好啊。”“為佳石而冒險,勝過為美女而冒險,值!”這就是他們的覓石觀。
勝過美女的奇石,幾乎是與吃苦伴生而來的,誰欲得來全不費功夫,休想。奇石協會的後起之勁秀吳緒平,身體棒得難有人匹敵,年輕時還當過下大力幹苦活的工人,言及覓石之苦,竟還渾身“發怏”。有一回在神農架溫水河心,喜見一雲紋石,特大,遂用鐵桿撬鬆動,再以鐵絲捆縛後往岸邊猛拉,結果手一滑,人滾入齊腰深的深秋之水中。溫水河的水可不溫哩,河水傾刻間浸入骨頭,如數枚針頭在骨頭中游走穿行,痛得人直想哭。最後,還是請當地山民來幫忙才完事。山民本就強壯,赤膊光身,五六十度的烈酒咕嘟嘟幾大口吞下肚,還用酒擦遍全身,直擦得紫銅色面板泛上了紅才下水。三四條山漢用撬棍槓,用肩膀扛,方緩緩地把巨石滾至岸邊。
累、餓、險、苦,樣樣都難受,可我們的石友們統統不把它放在意下。究其因,原來他們除有一股啖得豬食、啃得菜根的勁兒外,還緣於一股股熱烈的企盼和連心的渴求:得石之樂。同時又是畫家的鄒家禧感嘆:尋得一枚奇石,心裡象創作了一幅好畫一樣地愜意、快活。吳緒平直言:得奇石時心中的那個美,沒甚可比!盆景藝術家張元林,每得奇石,必雙膝跪地,虔誠地向蒼天叩拜。其《“天石”記》載:“……見其上隱約有字,便急慌慌搶起石頭,奔至松林小溪邊,順手抓起一把落葉,細細擦之。突然,我眼睛一亮,那石面上竟現出‘天石’二字!天石者,天賜之石也!此石與我有緣,必為天意。我激動得慌忙下跪,朝天一拜。……觀此石,令我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
覓石之樂樂何在?樂在山水之間也。
覓石之樂樂何在?樂在與天有緣也。
中國文人覓石、藏石、賞石的歷史淵遠流長。濫觴於先秦,形成於隋唐,繁榮於宋代,鼎盛於明清。陶淵明、杜甫、白居易、杜牧、蘇軾、米芾、范成大、陸游、曹雪芹、蒲松齡、鄭板橋、張大千、徐悲鴻、梅蘭芳、老舍等等,這一長串閃光的名字,皆與奇石這個大自然的精靈有不解之緣,都為我國的奇石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他們也最善於藉奇石陶冶性靈,以奇石寄情于山水,因奇石而物我兩忘。他們有的看重人際的功業且功成名就,有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但無一不注重性靈的怡樂和精神的放牧。功成名就僅能填滿功名壑,歸入山水(哪怕偶爾為之)和溶入自然(哪怕“打打牙祭”)方可有家園放牧性靈。前者是一種皮毛的限於區域性的滿足和享樂,後者是一種骨子裡的貫通全身的享樂和滿足。可惜吾輩命運多舛,懂事起即逢奇石文化斷流,肚子裡缺油渾,腦子裡缺文化,哪敢奢想覓石藏石以放牧性靈。“飽暖思****”(我把“****”推及美的享受欲),肚之未飽,焉言美的享受!
進入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東南西北滿目春色,肚子甫飽,腰包甫圓,人們紛紛把目光盯住孔方兄。這很自然。因為“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窮得只剩了錢!”有的款爺們曾經的自謙,其實是無情的事實。這也很自然。因為窮怕了的人們一經翻身,首先復甦的肯定是物慾,而物慾必須靠錢來填。歲月的輪子緩緩向前滾,社會的翅膀撲楞楞往高處飛,人們的****漸漸膨脹。有建別墅的,有購轎車的,有“包二奶”的,也有修豪華墓園的。繼之,有把磚頭厚的書整車往豪宅里拉的,也有把每幅萬金的字畫懸於廳堂的,這儘管有附庸風雅之嫌,但沾上了文化的邊,畢竟是一大進步。物慾基本滿足之後,便開始向精神享受奮進。再後,“雙休日”制頒行,乃至“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