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開放你的人生,瘋狂熱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去西安交通大學任教,學校人事部門因為他沒有提任何條件而產生懷疑,由於一直半信半疑,學校人事部門也沒有為他安排好住房,而且他出國前是講師,又讓他從講師的職稱開始。管曉宏的兒子從小在美國長大,漢語跟不上,插班進附小也有問題。為了孩子的教育,一年後,管曉宏的妻子一個人帶孩子再次出國,準備等孩子上大學後再回國。整個家庭因此分居,每年只在假期中團聚幾次。同時,國內當時科研條件比較差,科研經費一時無法落實,工作更無法開展。
管曉宏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但他沒有洩氣,他相信沒有困難不能克服——“我放下海歸的架子,與老中青同事們共同奮鬥建實驗室,建網路系統,籌辦國際學術會議,從頭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他的堅持最終得到回報。他領導的課題組先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接著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等重要科研課題,最終被邀請成為清華大學的雙聘教授。
第6章 高效行動(9)
所以,有句俗話說得好:堅持就是勝利。
最高效的行動原則:要事第一
你到底在忙些什麼?
曾經有個朋友諮詢我:“為什麼你總是能做這麼多的事,而我卻總是忙不完呢?我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八點?”
我問他:“你對事情的處理順序,是按秘書遞交報告的先後?還是事件本身時間的先後?還是憑個人的興趣和感覺?”朋友有點不明白,於是我直接地問:“想想看,你大多數時間都用來處理什麼事?”
朋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你是在建議我首先處理最重要最緊迫的事。”
我說:“好的工作習慣就是使工作時間最有效能。如果處理要事都要20%的時間,那怎麼能用80%時間來處理瑣事?”
要事第一,就是要把時間花在最有效能的行動上。
關於這個原則,有個著名的80/20法則:人類各種行為的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80%的大多數事情,只能起20%的作用和影響,而20%的少數事件卻能造成將近80%的影響。換言之,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往往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博恩·崔西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成功學講師之一,比爾·蓋茨、巴菲特、邁克爾·戴爾等著名商業驕子都曾聽過他的演講。他曾在43個國家舉行演講,足跡遍佈92個國家,他說自己在20多歲時看到一句話後,差點從椅子上掉了下來,也因為這句話,他改變了自己對成功的看法。這句話就是:
“人是一種善於排列優先順序的動物。”
他後來還解釋說:“平庸的人往往把那些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優秀的人則把那些最重要的、最能帶來價值的事情放在前面。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兩個人可能同樣忙碌,但因為對事情排列的順序不同,所以達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樣,這就是事情的區別。”
表6…2:要事第一原則
要事第一原則 緊迫 不緊迫
重要 危機迫切問題必須按時完成的重要任務 預防性措施維護關係明確新的發展機會制定戰略計劃
不重要 訪客和電話信件和報告會議和公共活動必須馬上處理的一般事務 瑣碎忙碌的日常工作不相干的信件和電話消磨時間但帶來愉快的休閒聚會活動
專注於要事的行動上
現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夥人、前TOM集團總裁王兟是有名的金牌職業經理人,早年在麥肯錫、高盛銀行等著名企業任過職,他的工作風格就是持續專注於要事上。1993年,身在高盛銀行的他力主投資深圳平安保險,他看好這個公司的前景:美國3億人有數千家保險公司,而中國12億人口卻只有8家保險公司,其中平安保險綜合實力較好,創始人###是個不可多得的商業奇才……
但是許多同事提出反對意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聯合投資佔平安公司所有投入現金總額的70%,但卻只佔股份的10%左右,這樣是否合理?另外,平安還在虧損狀況中,該公司很多保險產品極不成熟,中國人的保險意識也不強……平安投資案第一次被否決。半個月後,王兟堅持己見,再次上報投資決策委員會,結果又被否決。一週後,王兟第三次上報,還是被否決。
這時就連好心的同事都開始勸他去接觸別的“案子”,以免浪費時間。但王兟堅信這將是手頭最重大的案子,必須把主要時間花在最重要的專案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