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公務員並非官老爺,紅色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在擔任交接委員會幹事時,對於電子身份卡的採用問題一直持保留態度。首先,我擔心因此會引發侵害個人隱私的問題。另外,這項工程需要投入約二千七百億韓元的政府預算,如果包括安裝感應器等民間部門的費用,則共需約六千到七千億韓元的鉅額投資。因此,在財政狀況極其困難的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管理體制 下,對於是否真的需要緊急推進這一專案,我一直舉棋不定。 。 想看書來
官僚調教部長(2)
相關部門的公務員對這種情況非常清楚,所以在我面前他們誰也不提及電子身份卡一事。在彼此逐漸熟悉之後,當斷定我心情好時,才會逐步向我灌輸推進這一專案的必要性。利用諸如“如果不引進它,我們部門的行政改革程式專案會出現問題”、“這是必須推進的國家事業,不能進行將非常可惜”等極具說服力的話語,把我的思路引向他們設定的路子上去。有時,這些話語還會透過與我關係比較親近、並且能夠對我產生影響力的親信傳達到我耳中。
經歷過這些事情,我發現公務員在揣摩部長心理狀態,設法實現他們有所求的一面,可謂異常機敏。
下面,我將為讀者講述另外一件事情。我在某個時事週刊看到一篇以“調教部長”為標題的文章。文章指出新官到任後一般會遇到的三種陷阱:
第一,日程安排陷阱。官僚們為部長安排緊湊繁忙的日程,使其異常忙碌,從而沒有閒暇時間考慮政策方案。當你忙碌得毫無思緒時,官僚們會突然呈出已經在其手中保留一到兩週的政策方案,要求部長審批,並催促說向青瓦臺報告的時間馬上就到了。如此一來,在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後,部長會習慣性地說出“看一下,明天有什麼安排”之類的話。部長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主持工作,反而會越來越依賴於這些官僚們。因此,在缺少充足的時間進行外部諮詢或聽取外部輿論意見的情況下,部長便會草率釋出一些政策方案,從而遭到媒體或其他部長的抨擊。
第二,訪客陷阱。一般情況下,訪問部長的訪客數量很多。其中一部分訪客是與部長有預約的,但是更多人則是無約而至。後者並非前來指出某位部長的缺點或政策上所存在的問題,而只是一味地說些中聽的話語取悅於你。通常,前來提出問題的訪客,不會無約而至。長此以往,經常與這一類人相見,也就只能聽到一面之詞。
第三,自我陶醉的陷阱。面對忙碌的日程、不間斷的會談,通常感覺到自己對待工作已經非常認真。所以,對給自己提出批評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反感。同時,心中慢慢滋生出“這工作並不是很難做”的自滿情緒。當其認識到這些自身問題的時候,通常是在離職之後。只可惜,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另外,這裡還有一個與之較為相似的事情。在新官到任以後,老練的高階公務員一般會暗示給部長兩個建議:
第一,要經常與總統單獨會面。他們會向部長暗示“我們會為您創造單獨會面、取得信任的機會,您只須竭力與之相見即可,只有如此才能長期確保您的職位”。
第二,“要最大限度地為本部門爭取預算,只要時機成熟一定要提出這一問題。當務之急便是竭盡全力確保自己所管轄的部門預算,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出一個部長的能力。”這樣的話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重複說,似乎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給部長出謀劃策。
到任後不久,你有可能會聽到“部長的能力不行,有可能被調遷”一類的傳言。這種傳言本身也許就是公務員內心不平、不滿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可以理解為對部長不能充分維護、代表他們的利益以及不能最大限度實現部門利己主義的不滿情緒。
部長若想確保在自己領域的位置,正常執行業務程式,必須具備以下三種條件:
首先,要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計劃,避免出現執行具體政策的官僚常見的偏見及錯誤。
其次,要具有說服力。部長為了能夠徹底貫徹執行自己認為正確的政策方針,必要時需要說服其他部門、國會和執政黨、媒體、相關團體及企業、國民甚至是具有任免權的總統採納自己的意見。
最後,要具有領導能力。部長只有能夠具體、準確地掌握業務流程,才能獲得下屬職員的信任及其響應,進而才能夠正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部長所處的位置是“政治”與“行政”的交叉點。部長一般可以分為盡職盡責推進業務的行政型部長和致力於引進新政策的政治型部長兩類。我則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部長,最為重要的是要對部門的運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